首页 / 装修知识 / 正文
中国汽车工程师论坛,芯片加快提升国产汽车专家企业(芯片汽车软件软硬件操作系统)

Time:2024年10月08日 Read: 评论:0 作者:神尊大人

“汽车应用软件成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新的产业增长点和创新高地,中国品牌汽车因此也受到全球消费者的信赖。
在这一片繁荣的背后,基础软件的应用与研发也引起业界的担忧,犹如万丈高楼建在沙滩上。
”6月1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2024首届中国(重庆)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暨第三届中国汽车芯片高峰论坛上如是说道。

供应链安全和信息安全等仍存不确定性

在付炳锋看来,当前应用软件都是建立在国外开发系统上的,这些基础软件的诞生场景和应用领域,不同于当今汽车软件的要求,对应用领域的创新空间有一定的制约;更重要的是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与硬件芯片的协同融合风险更大。

中国汽车工程师论坛,芯片加快提升国产汽车专家企业(芯片汽车软件软硬件操作系统)

中国汽车工程师论坛,芯片加快提升国产汽车专家企业(芯片汽车软件软硬件操作系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秘书长夏显召也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表示,目前国内汽车芯片市场很乱,需要行业规范以及标准牵头。
加特兰软件总监郑珉楠坦言在芯片软件标准化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双向追溯、如何编写一个好的需求以及如何用最短时间最少人力交付最高质量的产品;最后也是比较典型的就是融合问题,分别是标准融合和领域融合。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集成电路事业部总经理高宏玲透露从全球市场份额来看,国外厂商在汽车芯片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目前汽车芯片产业中占据市场份额最多的企业大多分布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汽车芯片国产化率较低,供应高度依赖国外,2023年中国汽车芯片自给率为10%。

而从汽车芯片检测认证角度来看,高宏玲表示,一方面目前国内汽车芯片检测认证环节可信度不足问题突出,仍需加强检测认证体系化建设;另一方面现有检测认证体系对国内未来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开展的预研相对不足,现有检测认证体系不能满足汽车行业国产芯片和整车快速发展需求。

德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秦玉学认为,我国应该实现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提升关键技术的自主性,通过自主研发软硬件可以减少对外部的技术依赖,避免关键时刻受制于人。

建立国产软硬件体系,加强平台化与标准化建设

在秦玉学看来,软件和硬件的紧密结合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操作系统和芯片构成汽车智能化的数字底座,只有紧密融合才能搭建高效可靠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
从我国汽车市场发展来看,他认为我国建立国产软硬件体系以及多种操作系统带来的适配爆炸具有巨大困难,所以需要加强平台化、标准化的建设,需要用中国的操作系统与中国的芯片打造智能汽车的数字底座,实现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

对此他建议加快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自主研发可以激发国内企业的创新活力,构建完整的国产软硬件产业链,促进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保障汽车产业的产业安全,使用国产软硬件体系可以更好控制数据流向,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

付炳锋进一步表示,要重视基础软件的自主创新和研发,建设智能网联汽车自主可控的开源操作系统,尤其是深植在芯片底层的内核操作系统。
在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肖佐楠看来,汽车芯片产业向前发展必须要探索CPU架构和工艺,不能一直跟随国外厂商。

不过目前国产汽车芯片适配也存在一定挑战。
秦玉学表示多种操作系统带来的适配爆炸成为国产软硬件协同发展的重大阻力,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会延长开发时间直接影响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
因此他建议推动标准化和平台化建设,标准化是解决适配问题的关键,通过制定统一行业标准可以确保不同芯片和操作系统能够遵循相同规范进行开发,不仅减少适配工作量,而且减少定制化开发,从而促进整个行业协同发展。
夏显召也有相同的观点,他认为应实现标准化和平台化建设,完善行业规则,促进行业协同快速发展。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表示,下一步将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智能网联、车用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探索开源发展,落实开源顶层设计。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坪透露,今年前5个月三家中央汽车企业共使用1.32亿颗国产汽车芯片。
在他看来,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中国软件和中国芯片缺一不可,国资央企责无旁贷;下一步将加强汽车技术、软件和汽车芯片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加大下一代高算力芯片、先进传感器、智能驾驶体系等研发力度,加快发展新型生产力,抢占竞争的主导权。

新京报贝壳财经 王琳琳

编辑 程子姣

校对 王心

标签: 汽车  芯片 
关于我们
我们成立于2024年夏,是给广大网友提供生活知识的平台,非盈利性质平台,主为广大网友交流分享生活当中的一些生活技巧,知识类的经验交流。
关于我们
主体介绍
扫码关注
技术支持:元老 QQ:97093008琼ICP备20240317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