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容美体 / 正文
义乌到慈溪汽车时刻表,(亿元经济浙江日报数据全国)

Time:2024年06月30日 Read: 评论:0 作者:南宫静远

编者按:

对于县域经济而言,千亿是一个门槛。

从2013年,慈溪成为浙江首个千亿县;到2021年,浙江千亿县(市、区)已经达到25个。
浙江“千亿县版图”不断扩容演变,推动着经济高质量发展。

义乌到慈溪汽车时刻表,(亿元经济浙江日报数据全国)

义乌到慈溪汽车时刻表,(亿元经济浙江日报数据全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随着2021年各地年终数据出炉,涌金君带来一组独家观察。

11.6%!
义乌市2021年的GDP增速亮了。

这一数据不仅高出全省3.1个百分点,更让其成为千亿县里跑得最快的仔。

从2015年首破千亿元大关至今,义乌已位列千亿县(市、区)榜单7年。
但在一群优等生中,稳居中位的义乌还不算起眼。

历经7年之痒的义乌,以1730.2亿元的GDP总量逐渐拉开与第三梯队的差距,与排在前面的柯桥区仅差17.8亿元的差距,大有跻身前十的趋势。

义乌,如何带着千亿级体量在飞奔?

来源:视觉中国

速度之王

近期,面临“一墩难求”的困境,义乌被不少网友喊上了热搜。

网友:“现在压力给到义乌”“义乌, 我最多给你三天时间!

义乌:“我是能,但不行。

尽管这只是网络上的一段笑谈,但可见大众对义乌效率的期待。

中国义乌,世界超市。

从“鸡毛换糖”到走遍天下,这些乡音醇厚、嗅觉敏锐的义乌人,造就了义乌的草根经济,也自然而然形成了义乌经济的独特个性。

要搞明白义乌为何能成为千亿县最快的仔,不妨先挖掘一些义乌的“速度”,让我们对这个千亿县有更全面的了解。

先看一个数据:77468元,这是义乌2021年的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什么概念?义乌人在增收方面遥遥领先。
这个数字不仅超过了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41元一大截,更是远超全国平均值。
即使和大城市相比,也毫不逊色,一举超过了北京(75002元)和深圳(70847元),仅略低于上海,堪称全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藏富于民,正是义乌经济的独特属性。

再看义乌人做生意的速度——2021年全年,义乌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92.9亿件。

涌金君估算了一下,这意味着在义乌每秒就能完成将近300件的快递业务,全市仅靠快递业务的收入就累计达到了249.4亿元,2022年,义乌很有可能会成为全国首个快递“百亿”县级市。

义乌的个性,还体现在及时有效的政策供给力。

2020年2月,正处于“新冠疫情”暴发初期,许多城市仍在观望,彼时财政并不宽裕的义乌却果断站了出来,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强企业用工保障的意见》,打出包车补助、专车接送、员工补贴、招工补贴等一系列力度惊人的“复工复产组合拳”。

这笔用在刀刃上的资金,在危难时刻迅速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也为义乌市场赢得了先机。

2022年1月18日,浙江省金华市天合光能(义乌)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智能生产线上一派繁忙 时补法 摄

“小短腿”逆袭

工业,是义乌发展的一条“短腿”。

观察浙江的千亿县,会发现大部分地区都有附加值较高、核心优势鲜明的产业集群,比如慈溪的小家电、余姚的汽车零部件、温岭的数控机床等。

唯独义乌,过去因小商品产业低小散长期被人诟病。

透过2021年义乌的经济数据,我们发现,义乌的这条“短腿”正在变化,成为推动义乌经济快速增长的最强引擎——义乌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义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163.7亿元。

这个数据也许放在其他千亿县不值一提,但对义乌来说,却足足在2020年基础上增长了66.7%。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义乌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真正成为一个工业强县。

再看义乌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69.7亿元,同比增长47.4%,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从结构来看,义乌瞄准了高精尖:数字经济核心、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1.3%、123.7%、107.2%和71.9%。

义乌如何卯足劲儿让这条腿变长变强?时间拉回6年前,工业发展滞缓和资源要素制约的双重压力下,义乌瞄准了当时市场需求高增长、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专利壁垒高的光电技术产业,迅速启动招商引资,并集成原工业园区和科创新区重要产业及科技人才资源,成立了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此后按照按属地原则,逐步移交镇街管理。

起跑即冲刺。
投资110亿元的“晶科能源”项目一期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不到90天,“爱旭太阳能”“瑞丰光电”“晶澳科技”“清越光电”等企业项目均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如今,义乌光电产业生态初现雏形:引育上市公司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重特大产业项目20个,12个产业链重大项目已实现投产。
至此,擅长“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义乌,再造了一个从无到有的新产业。

来源:视觉中国

唯有改革

建立在市场上的义乌,绕不开的就是服务业。

2021年,义乌的第三产业增加值1151.4亿元,撑起了义乌全市经济总量的66.5%。
义乌的三产依靠的就是贸易、消费的拉动。

今年初,义乌市商务局发布了一组亮眼的数据:2021年,义乌市进出口总值3903.1亿元,增长24.7%,增速超过全省2.3%,超全国3.3%。
其中出口总额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2021年突破3600亿元,出口总量和增量均位列全省第一。

疫情反复,国内外竞争加剧、海运费暴涨……外贸形势依旧严峻的背景下,如何稳住基本盘,拓展新市场?“吃改革饭长大”的义乌明白,只有在改革创新中才能找到发展的秘诀。

此前,义乌于全国首创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曾为该市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立下汗马功劳,更为全国专业批发市场国际化开创了新模式。
但随着该模式在全国31座城市大量复制推广,义乌先发优势减弱。

“破旧才能立新,义乌要发展必须大胆改革。
”义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涌金君,2021年义乌决心打破旧有交易模式,依托数字化改革打造市场采购2.0版,推动市场采购贸易链、监管链、价值链全面升级。

尤其加入自贸区以来,义乌新型国际贸易格局也在加速构建,改革、开放双轮驱动。
基于自贸区,义乌首创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数字化管理,每年可为企业节省成本超亿元;创新“市场采购+一般贸易”拼箱业务,预包装食品出口监管模式获全国推广;实现外籍商友卡“一卡通”。

如今的义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约占全国的1/40,义新欧班列发运量占全国的1/10,从基本的跨境采购到国际物流、金融产品等新型服务,跨境产业链日趋完善。

此外,“夜间经济”、“首店经济”,一个个新名词在义乌迸发,不断激发义乌的消费潜力。
仅在2021年春节期间,义乌就累计向38.28万留义过年人员发放消费券1.9亿元,核销率高达88%,直接拉动消费4.9亿元,全年实施促消费系列举措,拉动消费超26亿元。

2021年,义乌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3.7亿元,同比增长9.2%,首次跨上千亿新台阶。

这些,都是义乌的速度!

标签: 义乌  义乌市 
关于我们
我们成立于2024年夏,是给广大网友提供生活知识的平台,非盈利性质平台,主为广大网友交流分享生活当中的一些生活技巧,知识类的经验交流。
关于我们
主体介绍
扫码关注
技术支持:元老 QQ:97093008琼ICP备20240317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