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本次收购苏奥传感对目标公司的估值价格大概为4.29亿元。从财务状况来看,截至2022年11月30日,博耐尔的资产总额为7.23亿元,负债总额4.03亿元,净资产3.21亿元。因此,本次收购的溢价率为33.64%。
此外,2022年1至11月博耐尔营业收入为6.05亿元,利润总额3875.29万元,净利润3550.2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01.52万元。
从内资到中港合资再到中韩合资
奇瑞“死磕”热管理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目标公司是于2003年4月由奇瑞汽车一手创办:现博耐尔大股东(也是博耐尔的创始公司)安徽泓毅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全资控股。
据了解,泓毅股份于2016年1月登陆新三板并于2021年9月退市。泓毅股份主要负责汽车底盘、电子电器、车身安全、动力总成等部件系统和汽车装备设计与制造业务的管理和投资。
并且,当时刚刚成立的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名称为芜湖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直到2016年8月旭庆有限公司(香港)的加入使芜湖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由内资企业转为中港合资企业。具体来看,奇瑞持有博耐尔60%的股权,而旭庆(香港)持有了公司剩余的40%股份。
有趣的是,博耐尔还在2006至2008年创立了三家公司,分别是芜湖精诺汽车电器有限公司、上海精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与芜湖热传导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前两家公司还依然存在,只是不再由博耐尔持股。而芜湖热传导技术有限公司则被注销。
此后,2011年8月,博耐尔与韩国汉拿空调株式会社合资,成为中韩合资企业。标志着奇瑞开始正式引入海外的先进技术。
要知道,韩国汉拿空调株式会社是成立于1986年的汽车用空调系统、FEM(汽车车身前端模块)、压缩机与热交换器等汽车空调产品的专业生产厂商。而这个汉拿伟世通空调控股公司就是翰昂(Hanon Systems)的前身,最早是福特汽车与韩国万都组建的汽车空调企业,2015 年伟世通转让全部股份后正式改名为翰昂系统(Hanon Systems)。
热管理产业面临电气化转型
据悉,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差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衍生出了热管理这一细分领域的诸多机遇。
具体来看,传统的汽车通过利用发动机带动空调压缩机实现制冷;利用发动机余热实现制热。而纯电汽车没有发动机余热可以利用,因此电车的热管理需要传统的制冷系统+PTC或者热泵等制热零部件来构成。
从热管理需求来看,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电池包环境、功率电器元件、电机散热、汽车空调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空调系统与电池热管理系统。
因此,博耐尔也正处在从传统汽车方向到新能源方向的全面转型阶段:
首先,乘用车行业普遍认为空调会占到整车能耗的10-20%,而在新能源车上这个比例会更高。新能源汽车无法利用发动机余热,一般使用PTC加热器或热泵系统进行制热。但常用的PTC加热器耗电量较大,导致汽车的行驶里程大幅下降,因此制热效率较高的热泵系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空调的发展方向。
其次,新能源车电池系统对于工作环境的温度要求更加严格,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将显著影响车辆的续航里程以及电池寿命。目前新能源乘用车广泛采用电池液体冷却技术,如特斯拉和宝马 i3 新能源车。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量产的PHEV已经100%采用了电池液冷方案,而纯电动车仅仅只有6%采用液冷,2018年预计纯电动车液冷的普及率会超过60%。
而在电机冷却方面,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传统发动机的冷却采用的是水-乙二醇混合液对电机定子的外壁面进行冷却(冷却水套),这也是最简单的冷却方式,但更为高效的方式是把油喷到到电机内部主发热部件进行直接接触冷却。目前最佳的方案是把上述两种方案结合进行混合式冷却,如 BorgWarner推出的P2混动系统用电机。
在电控方面,1970年电子部件占到整车成本的5%,2010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35%,2030年或将达到50%。而未来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升,新能源车装载的电子部件数量和种类更加繁多, 从功率只有几十瓦的 LED芯片到几百千瓦的动力电子都有应用。因此,电控部件的温控不能仅仅依赖水冷系统,低功率电子部件的散热需要创新的低成本风冷方案。
奇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联手”苏奥传感,以保障其顺利切入电动汽车产业。
苏奥传感携手奇瑞
带来的不只是客户资源
苏奥传感的主要产品分为三大类,分别为传感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件及汽车内饰件。从2021年及2020年公司的营收状况来看,公司的汽车燃油系统附件产品持续为公司贡献了超56%的营收。
而公司的新能源部件的收益仅仅是其整体零部件业务的零头(2021年新能源部件营收占比仅为3.28%):目前公司新能源零部件主要产品分布在新能源的三电系统即电机,电控,电池系统,其中产品有电机绝缘环、高低压滤波组件及电池包结构件等。
同时,苏奥传感也可以与博耐尔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方向产生业务协同,共同研发技术、拓宽市场。据悉,苏奥传感目前正在开发可用于混动及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的传感器,以尽可能地提高效能,降低整车环境控制系统的电池能量消耗,延长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降低能效。
要知道,苏奥传感也同样具备深厚的研发背景,公司先后获得近100余项授权专利,多项主导产品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科技产品。相信苏奥传感的加入可进一步刺激博耐尔在新能源热管理系统产业上取得新的突破。
最后,苏奥传感作为国内汽车传感器龙头,目前已积累了充足的客户资源。这些资源都将为博耐尔的电气化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在主机配套市场,苏奥传感与蔚来、小鹏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通用、上海汽车、吉利汽车,江铃汽车等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稳定配套关系。
在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降价、内卷的趋势下,电动汽车的降本狂潮将逐渐从整车厂商向上传导,最终整个产业链都将面临利润压缩的问题。
因此,更多的传统汽车零部件厂商都面临着产品研发与成本控制两大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细分行业的并购将愈发频繁。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