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知识 / 正文
汽车一般多宽,车辆极限胎宽(车辆极限轮胎接触程度)

Time:2024年08月04日 Read: 评论:0 作者:admin

其实很少有绝对的单边向上的对照关系。
尤其在工程领域,到了一定程度可能就会有反向效果了。
过犹不及嘛。

比如:

电池越大,续航越长对吧。
但是电池大到一定程度,重量就会成为制约因素的。
楼盘越高,高价买的地皮的坪效才能越高对吗?但是高度渠道一定程度,结构稳定性的复杂程度会呈指数级增加

胎宽与车辆极速(极限)的关系也类似。
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正比对照,然后太宽了也会有反向效果

汽车一般多宽,车辆极限胎宽(车辆极限轮胎接触程度)

汽车一般多宽,车辆极限胎宽(车辆极限轮胎接触程度)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下文,笼统的说说轮胎于车辆极限之间的关系。

胎宽与车辆极限的关系

汽车所有动力,都需要靠四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来实现。
不管是 1.5 L 的自习三缸经济适用,还是高功 2.0T 的肌肉Manchince,还是 V8V12双涡轮的驾驶机器。
还是动不动 0~100 进 2 秒的动力平权的电动车。
这些或大或小的动力,都是要靠轮胎与地面之间接近只有一巴掌大小的接触面去实现。

所以:

才会有换胎如换车的说法

而这个巴掌大小的接触面,所提供的“接触效果”,由挺多因素决定的。
(PS:“接触效果”是我自己瞎编的一个词,大概模糊涵盖了这个接触面的附着力、刚度、弹性等)包含的不限于:

地面的平整度于附着力系数轮胎本身对不同路面的附着力特性轮胎的物理特性:扭转刚度、热损失特性的轮胎的胎压应该还有好多好多,不是轮胎专业的,求专业人士指导、接触面积

这些因素,有些提升需要大量的工程验证,有些改了参数以后与车辆性能之间的对照像是玄学。
而接触面积,是在一定程度力效果立杆见影的。

加宽了。
首先抓地力上去了,抓地力与重量、附着系数、接触面积都呈正比嘛。
最直接的效果:加速会快,极速会快,制动也会更有力。

然后操控响应会有所提升。
在转向时能够提供更灵敏的响应,更好地吸收路面不平带来的震动,有效分散了横向力,减少了轮胎侧滑的风险。
精准、实时、滤噪、有容、低重心,这些都是高性能需要的。

而,加接触面积的话,要么加轮辋直径、要么加胎宽。
正常民用车,轮辋渠道 21寸也就差不多了。
所以:

正心思,歪心思都用在胎宽上了。

大概率有用、大概率不会错嘛

什么时候下,剧情会反转

胎宽所伴生的:滚阻的提高、正投影面积的提高、重量的增加、扭转热量的增加、磨损这些对性能有反向作用的因素,会在宽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占据上风。

具体什么情况下会反转,俺也不是特别清楚。
反正,大概的:

看看大牛,大概就知道超跑领域比较合是的胎宽设定是多少。
看看保时捷,就知道跑车领域比较合适的胎宽设定是多少。
看看 Type R这些,大概就知道性能车的 Sense 了。
看看 R Line 这些,大概就知道接车的概念了。

好的,扯完了。

标签: 轮胎  接触 
关于我们
我们成立于2024年夏,是给广大网友提供生活知识的平台,非盈利性质平台,主为广大网友交流分享生活当中的一些生活技巧,知识类的经验交流。
关于我们
主体介绍
扫码关注
技术支持:元老 QQ:97093008琼ICP备20240317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