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生活多年,我先后去过多个地级市,对江苏省内各地的发展状况也算有所了解。前不久,我去了一趟江苏中部沿海城市盐城,感受到盐城的城市风貌和经济发展,回来后忍不住将它与我所在的南通做了些比较,发现虽然两座城市在江苏省内都属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盐城在诸多方面都展现出了自身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首先,从经济发展来看,盐城近年来的经济增速和产业实力都十分亮眼。2021年盐城GDP总量达到6617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作为江苏省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盐城拥有新能源、汽车制造等新兴产业优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相比之下,南通虽然经济总量略高于盐城,2022年GDP达到11379亿元,但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2022年GDP增速仅为2.1%。南通主要依托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等传统产业,在新兴产业培育方面还需加大力度。
其次,盐城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尤其是滨海湿地资源在全国独树一帜。盐城黄海湿地面积广大,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中国第一块滨海湿地类型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盐城还建有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栖息地。而南通虽然生态环境较好,但缺乏像盐城这样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态名片。
再者,盐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作为全国唯一以"盐"命名的城市,盐城一直流传着海盐文化,有许多与盐相关的民俗民风,北宋时期就有多位名相在此任过盐官。此外,盐城还曾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盐城还是杂技之乡、淮剧之乡,杂技和淮剧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之下,南通虽然也有红色文化资源,如西仓区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但整体上历史文化底蕴不如盐城深厚。
从城市规划建设和功能配套来看,近年来盐城提出了"绿色盐城"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生态、智慧、人文的现代化城市。盐城城市布局合理,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融合发展,拥有盐渎公园、市民休闲公园等大型综合公园。而南通老城区与新城区发展不够协调,局部地区还存在着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
当然,南通在交通区位、开放型经济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南通科教资源丰富,拥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但南通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向高端化、低碳化、数字化转型。
总的来说,盐城无论是经济实力、生态文明还是人文底蕴,都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独特魅力。它的发展经验值得南通借鉴学习。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通应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更高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区域竞争中争创一流。我相信,在今后一个时期,盐城和南通将在更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互利共赢,为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