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电知识 / 正文
爱斯德拉汽车,看完很厉害不服(看完很厉害不服机器人汽车)

Time:2024年10月08日 Read: 评论:0 作者:南宫静远

Day1

第一站是到达德国的慕尼黑,飞行12个小时,共计9000多公里,中国比德国当地时间快6个小时。
到达时是清晨,国内的小伙伴们都睡觉了。

在德国使用欧元,当天欧元与个人民币的汇率大概在1:7.8左右,因为是发达国家,很多消费都比国内高一些。
在慕尼黑很多计程车都是BBA品牌,跟其他欧洲国家差不多,但比例要更高一些。

爱斯德拉汽车,看完很厉害不服(看完很厉害不服机器人汽车)

爱斯德拉汽车,看完很厉害不服(看完很厉害不服机器人汽车)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稍作休整后,威马汽车的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威马汽车及这次活动的行程。
威马汽车主要研发制造大众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工厂位于浙江的温州,目前正在建设中,将于2018年下半年量产20万元左右的SUV车型,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超越 450 公里 。
同时威马汽车提出C2M(从用户到生产) ,意思是指用户可以在购车前灵活的自定义汽车配置,选择对自己实用的配置,并且下订后新车交付时间估计在20天左右。
这在目前来看,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要知道特斯拉 model 3的用户预定后,要2年时间才能拿到车。

第一站,我们参观了位于奥格斯堡的KUKA股份公司。
KUKA成立于1898年,1973年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6轴电驱机器人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是业内知名的机器人制造商。
教授在很多汽车生产线上都能看到KUKA机器人作为生产线上的主力。

KUKA的CEO Frank klingemann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公司情况,目前KUKA在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物流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等非常的领先。

这个大家伙“泰坦”是工厂里最大的机器人,它在工位上来回移动,按系统的指令,通过传感器定位可自动选择不同的工具来完成机器人底座的装配工作。

这个工作台上有KUKA标志的机器人叫iiwa,它可是这现在的明星机器人,安全性高,可以和人一起工作。
所有的机器人生产线也由KUKA自己生产,所有设备都已接入网络,有云端的大数据来记录生产过程,哪怕一个螺丝钮紧用的力也被详细记录,如果生产线上哪台设备发生异常会自动报警,系统定位设备及出错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工程师前来检修,非常先进。

机器人的种类很多,有大型的用于飞机地铁工程,有小型的制作类的,在自动化高的汽车工厂,机器人可在冲压、涂图、焊接及总装上发挥高效的作用。
通常售价在2万到20万欧元不等,特殊产业也可定制化。

每台机器人出厂前都要做24-48小时的检验,机器人在满负载的情况下进行动作,用3D摄像机来跟踪机器人的运行轨迹,工作中误差控制在0.3毫米以内。
威马汽车工厂里大量使用的都是KUKA机器人。

在KUKA2个小时的参观了解到,目前KUKA在中国的上海建立了亚洲中心。
今年年初,国内的美的集团收购了KUKA集团95%的股份,可以说KUKA现在也是属于中国的公司了。

Day 2

我们参观的是SIEMENS公司,这间工厂重建于1950年,是一个电动机生产基地,俗称马达,不过厂区内禁止拍照,教授只能以口述为主啦。
马达主要由定子和转子组成,我们看了定子和转子的制造过程及安装。

SIEMENS的工程师介绍,德国的工业4.0在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应用,其核心是结合客户需求,更高效更节能的生产。
所有设备已经接入互联网,可以通过大数据等使用户在产品使用上有更好的体验,让厂商生产出更贴合用户喜欢的产品。
SIEMENS将来会为威马汽车提供电动机和智能系统的一些解决方案。

晚上我们到达科隆市,匆匆一眼看了一下科隆大教堂,问了度娘,它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至今仍修缮工程不断,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Day3

我们前往纽博格林赛道,刚好是这二天周末,在纽博格林有一个车迷活动,车迷们把自己的爱车开到这里,参加各种比赛,展示,分享交流。
还有很多改装车和老爷车。
还有机会去赛道上体验一下。

威马汽车也安排我们体验了一下Ring Taxi,一位帅气的外国车手带我们跑了一圈纽博格林赛道北环,简称纽北,很多超跑都会在这个跑圈,刷新记录。
纽北全长大概22公里,最快的车手6分多种跑完,有兴趣的朋友将来有机会可以过来体验,赛道在一些时段对公众开放,可以租车上去跑圈,大概80欧元一次。

Day4

活动的接近尾声,我们走访一个传奇的品牌爱斯德拉(Isdera),Isdera的创始人Enerhard Schulz,也是个传奇的人。
13岁开始工作机械打交道,大学学习汽车工程,28岁在自家洗衣间里制作跑车,29岁进入保时捷任设计和赛事部门当工程师,8年后离开保时捷开创自己的品牌Isdera,开始制造超跑,现在Schulz已经76岁了,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

这是Schulz在28号岁设计的ERATOR GET的设计图

20世纪60、70年代是德国汽车业百花齐放的时代,众多新品牌不断推出自己的产品。
Schulz凭借着一辆取名为erator GTE的启蒙之作,初露锋芒。
随后Schulz将奔驰的两款车型合二为一。
在300SL车型的基础上,借鉴了当时奔驰概念车C111的灵感,鸥翼门、楔形车身、强劲的V8发动机,320km/h的极速。
这辆车在风洞里表现出了极佳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风阻系数只有0.311——于是它被命名为CW311。

1983年Schulz在斯图加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Isdera,品牌LOGO为一只雄鹰。
品牌到今年已经34年了,纯手工打造各种超跑,里面融入了Schulz自己对汽车的理解,我们将带有设计水平的匠人称艺匠。

其中,在教授的印象之中,Isdera的巅峰之作便是这款Commendatore 112i,因为这款车在极品飞车II当中出镜过,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1993年面世的Commendatore 112i被认为是90年代极速最高的德国超跑。
使用了来自AMG的6.9L V12引擎,最大马力620匹,搭配6速手动变速箱可在4秒内破百,11秒破两百的成绩,极速可达368Km/h。
同年问世的还有大名鼎鼎的迈凯轮F1,比法拉利F50还要早1年多。

图为Schulz老爷子和他的Isdera Commendatore 112i

制造完超跑之后,老爷子一下换了画风,随后制作出了这款复古风的autobahnkurier 116i,意为“高速公路使者”。
这辆洋溢着30年代复古风格的车子其实早在1984 年便开始制造,一直到2004年才全部完成。
其实是将一台甲壳虫改装而成,装载有二台,排量10L,600马力,可前驱,后驱,四驱进行切换。

这款是更早期一些的Imperator 108i,那个年代已经开始用欧翼门了,真是个充满想象的年代。

这款是敞篷的Isdera Spyder,绝对没篷,下雨时,你只能打伞。

同样是Spyder车款,这些车很多已经30多年了,算是老爷车了,但外观放在现在仍然很酷。

commendatore的内饰

Commendatore的发动机舱,在车的尾部。
我也试乘了一下其它车型,强大的动力轻松上200/KM,当然德国的高速对小型车是不限速的。
Schulz先生也非常看好现在的新能源车,未来Isdera会为威马汽车在设计和整体调校上给予技术上的支持。

纯电动汽车是未来的趋势,在大规模的制造后,成本必然下降,车会更便宜,用户更容易入手。
目前中国也诞生了很多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最后留一张图片给大家猜一下,这是Schulz在大学时设计的一个机器,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练习用的,大家能猜出是什么吗,二个字,请在评论区留言~~

标签: 机器人  威马 
关于我们
我们成立于2024年夏,是给广大网友提供生活知识的平台,非盈利性质平台,主为广大网友交流分享生活当中的一些生活技巧,知识类的经验交流。
关于我们
主体介绍
扫码关注
技术支持:元老 QQ:97093008琼ICP备20240317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