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8岁的郭满喜是阳泉公交的首批职工之一。当年,郭满喜到单位报到后,就来到位于市中心桃河大桥北头西北端,和其他几位同事一起开始平整场地。郭满喜说:“那个时候,只有2台公交车,而且是从其他车队转来的。正式运营后,只有两条公交线路,一条从桃河南通往一矿,另外一条从桃河南通往平定县城。那个时候的公交车车况不稳定,跟现在的没法比。”
1969年之后,阳泉公交的运营车辆进一步增加。通过上级部门的协调分配,公司的运营车辆均变为双门型单车,客运车辆趋于统一。到1973年底,公司拥有运营车辆56台,客车车型有4种。这个数字保持了3年之久。到了1976年,公司运营客车增至64台,车型为5种,运营线路总长实现234.5公里,站点增至128个。
思绪拉回到上世纪90年代末,郭满喜难掩内心的喜悦。原来那个时候,郭满喜和刚入职不久的儿子郭建平一起开始驾驶新式的铰接式公交车。这种公交车是单层设计,有2个公交车厢,车长18米左右,具有容量大、载客量多等特点。郭满喜说:“那个时候,大家习惯称这种公交车为‘通道车’,我们公交司机都想驾驶这种‘巨无霸’,感觉很威风。”郭建平也附和道:“我们都想驾驶‘通道车’。铰接式公交车刚进车场,大家伙就好奇地围了上去,想要看看新的公交车有啥不一样的地方。”
从成立之初至2008年,阳泉公交运营车辆所使用的燃料多是汽油,还有部分车辆使用柴油。众所周知,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汽车,所排放的尾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天然气汽车是公认的节能、低污染、经济、安全的新型代用燃料汽车,加上当时的油价上涨,助推了阳泉公交加快车辆更新的脚步。阳泉公交对50辆公交车进行了“油改气”改装,开启了公交车使用清洁能源的新征程。截至2015年底,该公司80%的运营公交车更换为清洁能源公交车。
阳泉公交技术信息部部长李雪鹏介绍:“当时来讲,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汽车燃料,安全性高,如果有轻微的泄漏,也会很快扩散到大气中;社会效益好,燃料的能量损失小,污染物的有害排放少,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经济效益高,天然气在发动机中易与空气混合均匀,燃烧更充分,不易产生积碳;防爆性能好,不会稀释润滑油,使发动机气缸部件磨损大大减少,可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润滑油的使用周期。”
随着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政策陆续出台,阳泉公交将目光转向了节能减排效果更好的纯电动公交车。2015年11月25日,山西省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中提出,2016年1月1日起,对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在山西省推广应用的电动汽车,按照同期国家补贴资金1∶1配套省级补贴资金。按照这个政策,国补+省补可以提供将近90%的购车资金,大大减轻了公交公司的经营压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阳泉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增加公交事业投入。从2016年起,阳泉公交将新能源客车作为公交车辆采购的首选,抢抓政策机遇,加快车辆更新步伐。截至2021年,阳泉公交实现“零排放”纯电动公交车全覆盖。纯电动公交车车身为天蓝色,顶部设有宽大的LED显示屏,可以显示更全的线路信息。车厢内的扶手杆新增皮套设计,服务更加人性化。
阳泉公交公司副总经理侯俊玉说:“公司将新能源客车作为车辆采购的首选,一方面是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车辆应用推广政策,是节能减排责任所在。另一方面则是看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低,能有效降低公司车辆运营费用,车辆充电费用远低于使用燃油及燃气的费用,且维护成本相对较低,能为公司节省大量成本。还有就是纯电动公交车驾驶更加平稳,噪音低,可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乘车体验,也为驾驶员提供了更加安全的操作功能,有效降低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阳泉公交公司的纯电动公交车运营情况良好,低噪音、零污染、零排放,乘坐舒适安全,受到了公交司机、市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今年70岁的市民张爱锁闲暇时喜欢乘坐公交车出门,谈起纯电动公交车的好处,他高兴地说:“现在,乘坐公交车真是越来越方便,而且还越来越舒适。出门坐公交车是一种享受。”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公共交通服务,关乎群众的幸福感和城市温度。阳泉公交实现“零排放”纯电动公交车全覆盖,助推了公司的绿色、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相信,该公司向“绿”而行的脚步会更加坚定,也将为我们的城市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丨阳泉日报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