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亚普股份的主营业务为燃油系统的开发、制造和销售,产品主要为乘用车用塑料燃油箱和注油管。本次IPO,亚普股份拟登陆上交所,计划募集约4.36亿元用于分厂扩建项目。
证监会官网显示,亚普股份首次披露招股书的时间为2014年4月24日,更新预披露的时间为2014年8月26日,此后,亚普股份经历了1295天漫长的等待,如今终于迎来了上会的这一天。
那么,突然被召唤上会的亚普股份究竟资质如何?
经营业绩曾获高速增长
受益于乘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专注于燃油系统业务的亚普股份早些年的经营业绩获得了高速发展。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及2014年1-6月,亚普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0.37亿元、34.23亿元、40.67亿元及21.8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2.03亿元、2.2亿元、2.22亿及1.32亿元,归属母公司利润分别约为2.05亿元、2.2亿元、2.21亿元和1.31亿元。
数据来源:亚普股份招股书
有投行人士直言,“由于亚普股份此后再未更新招股书,因此无法得知其最近的经营业绩,也确实难以通过四年前的行业背景、财务数据等判断公司现在的发展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得益于乘用车市场快速增长的亚普股份不得不面对“时过境迁”的尴尬局面。四年过去了,新能源汽车的风口已经到来。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突破了77.7万辆,同比增长53.3%,而在3年前,这一数字还不到8万辆。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到2020年,90%以上的吉利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他更直言到2020年要实现200万辆产销的目标,力争进入世界汽车品牌前十强。
然而,以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并不需要燃油箱。换言之,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或将导致塑料燃油箱需求的减少,从而不利于亚普股份的发展。
亚普股份四年前披露的招股书中也披露了相关风险,并指出会注重研发“混合动力燃油系统”及“新能源燃油系统”,但是由于亚普股份未披露最新的招股书,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是否已经成型并落地尚不得而知,是否能够承受未来巨大的行业风险也未可知。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尚待时日,亚普股份亦能在此期间内转型成功。
客户集中度高且关系密切
2011-2013年,亚普股份的客户集中度较高。数据显示,亚普股份向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的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81.62%、81.81%、79.08%。
值得注意的是,同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上市公司华域汽车是亚普股份的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为33.9%。IPO日报发现,华域汽车的控股股东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而上海汽车集团则是亚普股份的主要客户之一。
数据显示,2011年和2012年,亚普股份向上海汽车销售的金额分别为78219.74万元和88852.72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5.75%和25.96%。
由于2012年8月,通用汽车中国公司以现汇方式收购上海汽车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所持有的上海通用1%的股权,上海通用、上海通用东岳、上海通用(沈阳)北盛自2012年9月1日起不再纳入上海汽车的财务报表,为简便计算,从2013年开始,上海通用、上海通用东岳、上海通用(沈阳)北盛三家公司合计作为单独主体列示销售情况。
但是,上述股权的变动并没有改变亚普的收入结构,上海汽车和上海通用的身影只是分开出现在了亚普股份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之中。数据显示,2013年,亚普股份向上海通用及上海汽车合计销售95475.48万元,共占当期营收的23.47%。
数据来源:亚普汽车招股书
业内人士表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客户集中度高是行业特性之一,并不会构成发行上市的主要障碍,但是公司与主要股东的控股股东存在如此频繁的交易往来,就不是正常现象,会让人产生经营依赖股东的怀疑。
对此,有投资者提出,由于亚普股份久未更新招股书,同时又是非上市公司,招股书与企查查显示的相关数据已经长时间没有发生变更,因此华域汽车是否还是亚普股份的主要股东尚不得而知。
因此,又查询了上市公司华域汽车的相关资料。企查查提供的数据显示,华域汽车的对外投资列表中,亚普股份依然在列。
有投行人士指出,主要股东与公司同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虽然主要产品并不相同,但是依然存在同业竞争的嫌疑。与此同时,亚普股份还与华域汽车存在较多的关联交易,如果股权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对于亚普股份IPO来说会是一个重大的障碍。
亚普股份为何没有更新招股说明书?募投项目是否有变?三年半之后,企业经营情况又如何?
对于上述问题,截至发稿,尚未收到亚普股份的回复。
本文源自IPO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