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生TECSUN这个品牌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他们的收音机产品可谓是行业内如雷贯耳的存在,而且在数年之前德生便也开始筹划进军发烧音响行业,如今在经历了数年研发设计与积累,德生旗下的发烧音响产品已经基本涵盖各个方面,从音箱到功放,再到音源,事实上真正标志着德生进入Hi-Fi之路的器材正是一台数码音源——德生HD-100数码音频播放器。
以高性价比产品走HI-FI路线的德生
HD-100推出之后在圈子中还算是引发了一场小震动,不过德生似乎并不急着在HI-FI方面走得太急,在HD-100之后他们推出了“草根耳机”这款产品,这款耳机如果不明确告诉你这是德生推出的,人们会以为那是某个新牌子推出的产品,因为耳机上、包装上没有任何与德生有关的标志,甚至耳机左右声道的“L”、“R”标识都没有。不过或许是如此接地气的产品才能打动音乐爱好者的心弦,在“草根耳机”之后德生的发烧产品开始走向全面化之路,推出了PM-100合并功放、SP-80A书架箱与SP-901落地箱等饱受好评的发烧器材,本篇文章要介绍的就是继广受好评的SP-80A书架箱之后德生再次推出的最新书架箱产品:SP-60书架音箱。
第一次见到SP-80A这对书架箱的人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它的设计源自于著名的BBC监听音箱LS 3/5A,不过在宣传上德生并没有大肆利用LS 3/5A的名头,甚至就连型号也不沾边,能够看出德生对于SP-80A这款产品还是有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理解在其中,当然最终的市场反馈也证明了这点,SP-80A并不只是一款效仿BBC LS3/5A的书架箱。此次的新品SP-60书架箱依旧采用了全封闭式的设计,但是在喇叭单元的使用上却与SP-80A有很大不同。采用了一颗1英寸的钛振膜高音单元和6.5英寸的特制涂层纸盆中低音单元,阻抗依旧是8Ω,灵敏度较SP-80A略有提高,达到了88dB/W/m。
尺寸上SP-60是220240370mm,说实话我对德生的型号命名产生一定的误解,我原以为SP-60会比SP-80A更小一些,毕竟惯性思维会认为数字更大的型号尺寸也会更大一些,但在德生这里似乎并不是这样的,达到这个尺寸的SP-60已经不能算是小型书架箱了。外观部分采用实木贴皮材料,四四方方的设计就像一台放大了的LS 3/5A,但在这简朴的外观下德生并没有简单用料,就连背面板上唯二的两个接线柱都是采用的纯铜镀金材质,不得不佩服老牌音响公司在细节上的把控。
不简单的自主设计高低音单元
而在高音单元部分SP-60不仅仅是较之SP-80A更换使用了钛振膜高音这么简单,我们能够看到在球顶单元的顶部似乎是带了个“帽子”一样的设计,同时单元开口处向内凹陷设计成近似号角的形状,而这个“帽子”则是相位器、扩散器。德生官方的设计理念是如此设计的目的是改善声压特性和指向性,同时起到保护振膜的作用;而号角设计能够用于改善声音的指向性,提高声音的效率。
这个高音单元应该是与德生SP-100M音箱使用的同一款,之前本刊便有评测过德生SP-100M这款音箱,当时就提到过其高音单元背后的故事,资深一些的发烧友大概还记得广东新会的何氏音响,他们公司就在梁启超故居旁边,这个高音单元便是出自何氏音响掌门人何玉庭先生之手。在高音单元之下则是6.5英寸的中低音涂层纸盆单元,在德生官方的介绍中是使用了特制涂层,其主要作用是吸收边缘反馈回来的杂波,能够让声音呈现得更加干净。这些细节都能看出德生的发烧产品技术积累是远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更加充分的。
我本来是想使用胆机来搭配这对德生SP-60书架箱的,毕竟这种经典的密闭式书架箱设计总是让人想到BBC LS3/5A,似乎搭配上一台胆机才更能品尝出SP-60的味道,只不过办公室内现有的胆机价格最低的一台也足以买十对SP-60,如此搭配实在太过于“头重脚轻”了,在众多功放器材中挑选了一番之后,一款同为国产的优秀合并功放出现在我的眼前。上月期刊中由陈主编评测过的来自KINKI STUDIO精彩音频旗下的CHoco Sound EMei(峨眉)小型全平衡合并功放,在评测文章中陈主编毫不吝啬地将赞美之词给予这款国产功放,同时其售价也符合SP-60的定位。音源部分使用的是深圳艾美的DMP50数字播放器,这款数播已经无数次出现在本刊的评测文章中了,其声音表现得到众多编辑的一致认可,也是国产数播市场中一台精品机器。
平衡、真实却不失落地箱的规模感
不知为何见到SP-60这款密闭式书架箱,总想试试重播小提琴的声音如何,因为它使用钛高音振膜与纸盆中低音单元音色是否统一,钛高音单元重播小提琴是会不会不够温润。索性调了一张意大利Dynamic唱片的帕格尼尼小提琴与吉他二重奏作品,这张唱片在录音时几乎没有对弦乐做过多的修饰,透过SP-60书架箱听来带着很真实的黏滞感,特别是小提琴擦弦时独特的延展性,实体感与重量感的表现都令人十分满意。
这只德生自主研发的钛高音单元听不到一些金属高音的那种金属质感,与纸盆中低音的衔接也比较顺畅,没有因为注重高频延伸特意强调高频延伸,因此不会有一些同价位音箱重播小提琴比较尖锐刺耳的质感,但其细节还是比较丰富,帕格尼尼小提琴与吉他二重奏作品的泛音与质感表现比较出色,仿佛乐手真的在面前演奏一般。虽然是密闭式书架箱,但SP-60这对音箱都能很称职地将声音的残响再生出来,通俗一些的讲法就是环境的空间感非常优秀,音场的能够得到充分的延伸,音色虽然质朴但真实耐听,高中低三段也比较平衡,比较好搭配前端器材。比起它尺寸更小的前辈SP-80A,大尺寸中低音单元在这个方面显然能够将声音的音场表现得更加得心应手,低频能量也好上一截。
赖总编曾经更我们介绍过,德生的梁总非常喜欢德弗札克的第9号《新世界》交响曲,想必在研发SP-60的过程中应该没少用这首曲子做参考。我找到由库柏利克(Rafael Kubelik)指挥柏林爱乐演奏的版本,没想到在SP-60上竟然听出了小落地箱的感觉。弦乐的大规模气势、定音鼓的猛力狠擂以及铜管的咆哮怒吼,虽然因为是密闭箱的关系,但并没有感觉低频能量不足,能将交响乐的恢弘庞大之气势表现得入木三分。
再次联想到SP-60极低的售价,不得不感叹现在的音乐爱好者是幸福的,一对德生SP-60书架箱,再加一台数千元的功放,最多再加上一台不错的数播或者CD机,两万多元的投入就可轻松享受好声音,只要您不介意它们是国产品牌,那么一切都简单太多了,换做进口品牌,恐怕得多投入两三倍价格了。
中频饱满反应敏锐,音色鲜明清晰
再来试试人声方面,由Torsten Nilsson指挥版本的《Now the Green Blade Riseth》,又称《麦田之歌(黄教堂)》,由于其是在教堂中录音的,有着宽阔深远的声场,特别是丰富的残响表现得几近真实,一听就知道是源自于自然空间的真实残响,通过SP-60的重播隐隐能够感觉到试音室的天花板竟成为了瓶颈所在,如果能够将天花板的高度再拔高几分,或许这首曲子能够更加真实的表现出教堂录音时自然声学环境下的声学状态。
即使如此,这对售价平实的6.5英寸密闭书架箱中高音整体轮廓比较清晰,定位也十分准确的同时离箱感也做得非常优秀。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在表现《麦田之歌》估计是数播中这音乐版本的问题,可是低频下段的部分总觉得下潜的程度不够,音场会显得较为平面一些,缺少纵深方向的拓展(后来经过用马兰士KI红宝石纪念版SACD机播放SACD碟论证,的确是数播中音乐版本的问题)。
再听一段人声,有“情歌小王子”之称的钟明秋的新专辑《是时候》,这张唱片属于是近年来发烧人声中的精品,演唱和声音效果都是比较自然不做作的。SP-60书架箱系统重播出的伴奏乐器工工整整排列在音场内,音像的凝聚力不错,这种小型录音棚分轨录音的痕迹SP-60还是能分析出与现场录音或者在教堂这种广袤无边的环境空间感不一样之处。SP-60密闭式书架箱重播男中音有一个优势,就是中频的反应敏锐,音色质感鲜明且清晰,当然不会缺少中频厚度感与饱满度,男声的气概和声线的特质丝毫不缺,情感表现力非常不错,中频不会过分粘滞而导致鼻音过多。
SP-60密闭式书架箱诠释下的钟明秋演唱时的技巧拿捏都恰到好处,这位星海音乐学院毕业的科班歌手用心演绎的细腻情感都得以很好释放,当然在我使用SP-60重播之前也没想到这对如此不起眼的书架箱竟然能在人生方面亦表现得如此均衡,再次感受到音响界果然是“箱“不可貌相。
总结
如果说以声论价,笔者觉得德生品牌旗下的HiFi产品定价都太厚道了,估计狠狠涨价一波相比很多同类产品来说也还有性价比可言。不论是笔者之前接触过的德生其他产品,都是极具性价比和可玩性的优秀器材,再加上他们亲民的售价,主要针对的客户就是是对音响有一定要求的音响爱好者,当然也包括在音响圈发烧多年已经成为发烧界大玩家的,也有不少收藏把玩德生产品的。德生SP-60是一款值得一试的产品。如果还想听到更完美的音乐重播,可以考虑在超低音方面做些,例如添加一个主动式超低音,这样或许能够替德生SP-60音箱的低频延展再加一些分数。
END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