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到东郊,出了地铁时,惊呆了。雪什么时候这么大了,用鹅毛、柳絮去形容已不再恰当,那简直就是一个个核桃大小的小雪球,从天而降。很急,也很密。形成了一层朦胧的雪雾,使得对面的高楼都模糊不清了。
在城市里,平时下雪,几乎很难在地上存留。但此刻,地上已积了薄薄的一层雪。
行人们穿梭在马路上,脚步匆匆,身影很快消失在茫茫大雪中。
最醒目的要数三轮摩的了,它们停在地铁口,整齐地排成了一排,大红色的车身与洁白的雪相映衬,似乎也有了几分绚丽多姿。
“灞业大境西门,走不走,五块钱?”司机们对着走出地铁的乘客们吆喝着。
不时有一辆三轮被路人叫走,车载着人,飞快地穿过马路,拐入了小巷子。
按照惯例,每到下雨下雪的日子里,三轮摩的们就会迎来旺季,因为总有一些娇气的女孩子,或者急于赶着上班、回家的人不愿意走路,选择坐摩的。即使只有几百米路程,也能成全摩的司机们的一单生意。
在回家路上,偶尔还能看到卖小吃的小贩,在大雪中仍然立于摊位前。行人们都是来去匆匆,几乎没人愿意停下来,去买东西。小贩子虽然没什么生意,却也没有收摊的意思,大概他们和摩的司机们一样,也是为生计所迫吧。
对于摩的,大部分人应该都没有好感吧,他们往往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在路上横冲直撞。有时当交警出现后,他们会快速掉头,不顾一切地逃跑,不但不考虑自身的安全,也威胁到路人和乘客的安全。
但市场上好像又离不开这群人,那些住在离地铁、公交站不到一公里路程的人,坐摩的比出租更有性价比,而且效率更高,说走就走,因为他们时刻停靠在小区门口和地铁口,无需等待。
摩的司机有男人,也有女人,大多为中年人。有人说他们是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有人说他们是附近的拆迁户。但不管是农民工,还是拆迁户,都面临着找不到工作,无工可打的境况,跑摩的就成了一种灵活度高、低成本、低门槛的谋生方式。
这一行业已存在了多年,许多人认为应该取缔,然而却屡禁不止。
曾见过不止一次,在严查的时候,这些摩的也会销声匿迹几天,但等风头一过,依旧跑了出来,而且队伍愈发壮大,生命力不可谓不顽强!
究其原因,可能是太多的人需要依靠摩的来吃饭,只要这些人的就业不解决,摩的可能就永远无法禁止吧。
只要想想,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许多人在忙着打雪仗、堆雪人、拍照、发朋友圈、发抖音,却有那样一群人,为了生活,开着摩的到处奔走,对于这些摩的司机可能也会多一分理解吧。
不过,对于我这种从不坐摩的的人,对于摩的还是爱不起来。希望未来,这些人都能有更好的谋生手段,这一行业能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