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之年
站在新的起点
九个城市
握指成拳 抱团发展
“九个城市就是一个城市”
2003年11月8日,湖北省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打造“武汉城市圈”。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十多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武汉城市圈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协同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体制机制创新成果丰富、规划实施框架基本建立。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吹响了”同心筑梦、同城共进“的集结号,是九个城市优势互补、相互赋能的必然选择。
黄石市市委书记 郄英才
把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历史使命和重大发展机遇,落实‘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环境同治’要求,做到‘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努力干出黄石作为、体现黄石担当、作出黄石贡献。
鄂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 陈平
重点抓好一廊一带的规划,即光谷科创大走廊、武汉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为核心的临空临港枢纽经济带,按照科技创新、‘一核一轴三带’多组团空间布局,推动葛店开发区、红莲湖新区纳入东湖科学城规划范围,做好创新产业联动和红莲湖—葛店科创组团以及花湖机场临空组团的规划建设。
孝感市市委书记 吴海涛
对照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实施意见、城市圈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主动加强沟通对接,建立完善协同联动推进机制,突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要素、公共服务、生态环保五个‘同城化’,共同谋划推出一批汉孝同城化发展的突破性的举措。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达成首个同城化发展合作协议,提出:围绕“便捷、创新、开放、共享、绿色、活力”城市圈建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创新、对外开放、公共服务、生态环保、要素市场六个领域的同城化发展,加快形成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圈格局。
黄冈市市委书记 张家胜
牢固树立‘9个城市就是1个城市’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明确坐标,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和发力点,以‘甘当配角’的姿态主动接受武汉辐射引领,以‘合唱共舞’的使命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切实扛起打造武汉城市圈重要功能区的责任担当。
咸宁市市委书记 孟祥伟
依托武汉,集中精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借力武汉,主动承接高校外迁,建设‘汉南’大学城。服务武汉,推动咸宁优质农产品满足武汉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仙桃市市委书记 罗联峰
一是推动仙桃‘公铁水空’内联外接,力争3年内构建武仙‘半小时通勤圈’;二是产业对接配套,对接武汉三大开发区,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共建华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做强非织造布、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力争3-5年建成1-2个千亿产业集群。
天门市市委书记 庄光明
着力把天门建成武汉城市供应的‘菜篮子’、现代制造的加工厂、科研成果的转化地;对接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专项改革试点;推动与武汉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
潜江市市委副书记 市长 龚定荣
主动配套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依托长飞潜江科技产业园、微电子材料产业园,加快建设千亿新材料产业集群,着力解决半导体及光电显示领域光刻胶、电子级双氧水等‘卡脖子’材料问题,打造全省光芯屏端网产业配套基地。
建设轨道上的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中,将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港航、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23年,建成一批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市政领域重大工程,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
方案指出,9市将协同建设轨道上的城市圈,依托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多层次轨道网。未来三年,城市圈将规划武汉至鄂州、黄石、孝感、黄冈、仙桃、潜冮、汉川等周边地区市域铁路,规划阳逻至黄冈市域铁路、武汉新港江北铁路、木兰至红安市域铁路。
加快建设轨道交通网络,建成5号线、6号线二期、7号线北延线(前川线)、11号线三期首开段、16号线(汉南线),加快推进12号线、19号线建设,推动地铁9号线规划建设,做好武汉地铁11号线延伸至黄石临空经济区、11号线经葛店南站延伸至黄州城区、13号线未来科技城站向南延伸至鄂州梧桐湖、30号线延伸至红莲湖、10号线常福站向仙桃高新区延伸、4号线蔡甸区柏林站向汉川城区延伸、22号线从双柳延伸至团风、黄州、25号线经黄陂前川延伸至红安,武汉地铁向孝感临空经济区延伸、黄石轨道交通对接鄂州花湖机场等线路工程前期研究对接。
天河、花湖两机场将联动
方案明确,未来三年,城市圈将以高速公路扩容和加强市际公路衔接为重点,加快圈域高速公路网络化建设,着力打通市际断头路,提升市际公路通达能力。
今年起,城市圈将推动武汉都市区环线、武汉至天门高速、黄石新港至武汉光谷高速、沪蓉高速红安联络线、咸九高速咸宁段、孝汉应高速、蕲春至太湖高速公路蕲春东段、六安(鄂皖界)至黄梅高速公路等项目实施,实施京港澳高速鄂豫界至军山段、沪渝高速武汉至黄石段等改扩建工程,完善“环形+放射”高速路网布局。
同时,启动建设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双柳长江大桥、簰洲湾长江大桥)、武汉至松滋、武红高速南延段等高速公路,推进光谷过江通道前期工作,争取将黄石牯牛洲公铁两用过江通道、黄颡口公铁两用过江通道、富池长江公路大桥纳入国家规划。
加快推进跨市国道省道规划建设和国省干线快速化改造,完善快速公路网络。推进市际断头路瓶颈路建设,推进318国道仙桃高新区至蔡甸改线工程,新建S269天门至潜江段,改建S213天门至仙桃段。
在航空方面,围绕天河机场、沿江高铁武汉天河站打造空铁联运枢纽,强化机场辐射范围及能级。推进天河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档升级,加快建设第三跑道、谋划第四跑道等机场扩容工程,完善机场周边路网等配套设施,实现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联动发展。到2023年,天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3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3万吨,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数35条。
武汉广播电视台出品
责编:齐雯
融媒体:涂洁 张亚晖
通讯员:周钢
编辑:齐雯
部分来源:湖北日报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