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知识 / 正文
三菱汽车日文,重写发展史三菱汽车(重写三菱汽车发展史克莱斯勒重工)

Time:2024年10月08日 Read: 评论:0 作者:admin

在商言商,三菱汽车退出中国市场并不意外,毕竟任何一个国际性车企品牌都会有战略调整,会有重点市场、会有次要市场,该进取时进取、该谢幕时谢幕,这类事情在汽车发展史上本来就是司空见惯的,但在国内某些自媒体、短视频播主那里,就正好成为了“日系败退”的佐证,乐此不疲。
越是这样的,其实越见某些心中的那个世界就如颗乒乓球大小,那个心就像灯泡那么薄脆。
老实说,中国的汽车市场,看了这二三十年下来,也没什么可歌可泣的大发展啊,依然那么扭曲、依然那么不堪。
但作为一个车迷出身的汽车编辑,更应该礼貌地迎送每一个值得尊重的汽车品牌,不管它是粉墨登场还是谢幕离愁。

三菱汽车全称是Mitsubishi Motors,日文叫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按字面上的创立日期是1970年4月22日,但这仅仅是这家汽车公司经过重组后的确立地位时间,往前捣腾的话,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17年,也算是一家百年车企了。

三菱汽车日文,重写发展史三菱汽车(重写三菱汽车发展史克莱斯勒重工)

三菱汽车日文,重写发展史三菱汽车(重写三菱汽车发展史克莱斯勒重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三菱财团的创始人是岩崎弥太郎(Iwasaki Yataro),1871年成立九十九商会,主要从事海上运输业务,1873年更名为三菱商会,主要业务是航运和贸易,1874年公司总部从大阪前往东京,公司更名为三菱轮船公司,目标是在政府的保护下,逐步取代欧美公司垄断的国内和国际轮船航线,最终成功逼退并收购了美国太平洋轮船公司、1876年与英国半岛和东方航运公司开办了上海至横滨航线,至1882年,三菱轮船公司拥有日本总船只数的89%。
公司标志则采用土佐氏族的三条橡树纹为基础,改为三颗菱形的钻石,即三钻石标志。
1885年岩崎弥太郎去世后,日本国内局势动荡,于是政府便将当时日本两大轮船公司合并,成立日本邮轮公司,并交由岩崎弥太郎的家族经营。
第二任掌门人岩崎弥之助(Iwasaki Yanosuke)上任,公司从海向陆发展,1893年2月,公司改制为三菱股份公司,此时公司业务主要是矿产、银行、造船、房地产等。

图:三菱财团的创始人岩崎弥太郎。

图:岩崎小弥太接任三菱第四任社长,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1906年回国后担任副社长,1916年担任社长,1918年建立三菱矿业、1919年创立三菱银行、1921年创建三菱电机、1931年创办三菱石油公司。

1916年,岩崎弥之助的儿子岩崎小弥太(Iwasaki Koyota)接任第四任社长,集团化重组随之展开:1917年10月,三菱造船从集团中分拆出来,随后又陆续分拆出三菱造纸、三菱商事、三菱矿业、三菱银行、三菱内燃机、三菱电机等机构,逐步成为日本二战前的八大财阀之一。
而三菱的第一辆汽车,就是在三菱造船株式会社的神户造船厂里开始起步的,并推出了日本第一款量产汽车Model A,1918年11月完成首台车的建造,1919年5月被正式命名为三菱Model A型车。
1920年3月在三菱造船和三菱商事合资成立的大帝贸易公司上市销售,当时的售价为6500日元。
1920年,三菱内燃机公司在名古屋成立,汽车生产被转移到名古屋,但因为销量不佳,1921年停产,全人手制作了22辆,卖出了12辆。
三菱内燃机因为更专注于飞机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所以在Model A停产后,三菱就暂停了汽车业务。
1931年,三菱内燃机研发出直喷柴油机,基于这个动力系统,准备开发一台四驱车型项目,名为PX-33,但因为此车没有获得军方支持,最终被放弃。
1934年4月,三菱造船更名为三菱重工(MHI)。

图:该车以菲亚特Tipo Zero作为蓝本研发,采用Coupe式车身造型,即后排乘员舱封闭、驾驶舱开放的形式。
发动机为单体式4缸,2765cc,侧阀式配气机构,最大马力35匹。

图:有三菱重工神户造船厂负责研发的四驱越野车,也是日本第一辆四驱车,共制作了四台原型车,但并没有投入量产。
后来此车为后辈车型、如Lancer Evolution、Pajero等商业宣传活动站过台,例如下图......

图:这是1988年在Pajero基础上制作的MRC复刻版。

二战后,三菱财团被美国分拆肢解,首先是名古屋的三菱内燃机的制造设备转型为车身代工,至1950年代中期,日产和丰田的车身板件均由这家工厂代工。
1950年1月,“美国驻日政府”进一步深化肢解日本财阀、即实施《经济能力过度集中消除法》,三菱重工也被一开为三,分别是“东日本重工”(总部位于东京)、“中日本重工”(中部位于神户)和“西日本重工”(东京),而汽车事业部理论上放在“中日本重工”,不过,因为这三家公司内部都有密切技术及资源联系,所以,这样的拆解形同虚设,拆分的当年9月,“东日本重工”与美国凯撒汽车公司合作生产Henry J型车,“中日本重工”与凯撒旗下的Willys威利士合作生产Jeep CJ-3B,但这样的拆解分工很快便被市场认知模糊化,1953年5月,根据《旧金山和平条约》,三菱商号和商标被重新允许使用,“东日本重工”随即更名为三菱日本重工、“中日本重工”更名为新三菱重工、“西日本重工”更名为三菱造船。
虽然名义上,汽车产品表面上是由两家公司分别推出,但它们都陆续开始使用三菱商标,实际上就是重新成为了一家人。
1954年,Henry J停产,而市场上颇受欢迎的Willys则继续生产至2001年。

图:采用CKD方式生产的Henry J,是东日本重工与Kaiser汽车公司建立技术合作伙伴关系的车型。

图:对于这台三菱的CJ-3B就更传奇了,1949年,威利士向民用市场推出CJ系列越野车,朝鲜战争时期,军用版在日本由中日本重工负责组装,1953年2月,民用版本J1完成,开始交付日本地方政府机构使用,1954年12月发动机完成国产化、1956年3万整车完成国产化,同年7月以Jeep名字上市销售,随后也陆续进行了各种改进,在技术熟练掌握后,1982年推出第一代Pajero,但此车仍未停产,直至2001年3月才结束,合共生产了202,765台。
(图中的J10就是基于J3的六座版改型)

1955年,日本通产省在借鉴了德国战后恢复汽车生产的操作经验,提出了“国民车”的概念性方针,此后的几年时间里,两家三菱除了有Willys外,基本上没有任何动静,至于其他的日系车企则快步恢复乘用车的研发和生产:1949年,公司名字恢复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后,1952年与英国Austin柯士甸建立合作关系,推出A40和A50。
1949年,石桥轮胎的创始人石桥正二郎入股东京电动车公司,同年更名为多摩电动车,1952年更名为王子汽车公司,推出自己第一款轿车Prince Sedan,此车也是Skyline的前身。
丰田喜一郎接管公司后,在1955年推出了Crown、1957年推出了Corona。
三菱不是没反应,毕竟论技术实力和资本实力都不在上述几家之下,三菱汽车事业部不会看不到汽车将会是未来一个大趋势,无声无息当然就是在搞自研了,毕竟研发一款汽车可不是简单的日用消费品,虽然之前有过Model A和Henry J的经验,但这并不能代表能在新的历史时代造出属于自己的车型。
经过多年研发,三菱终于在1960年拿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自研轿车:Mitsubishi 500,该车使用一台493cc的双缸发动机(NE19A),最大扭力3.4公斤·米/3800转、最大马力21匹/5000转,配以3MT变速箱,最高时速可以达到90 kph,一年后又追加了594cc的Super DX型号。
到1962年停产并由Colt 600接替时,共生产了13289辆,这在当时已经算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

图:其实三菱在推出Colt 500之前还在中日本重工生产过一台三轮卡车。

图:这是1962年推出改进型的Colt 600,采用后置引擎后轮驱动的布局,发动机型号为NE35B,排气量594cc,可发出25匹马力。
留意C柱下方的进气口,用于呼吸新鲜空气。

1962年,除了推出新改良的Colt 600外,还发布了Mininca这款Kei-car,该车使用轻卡货底盘做基础,使用排气量为359cc的ME21二冲程双缸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最大马力17匹。
或者很多车迷对于这台Kei-car不太了解,但第一代的总产量就交出了162,575台的成绩单,放在当时绝不简单。
1964年,三家在1950年被分拆的三菱又重新组合成三菱重工,汽车作为三菱重工的一部分,技术资源、生产资料又一次得到重组。
1968年11月,Colt停产后,另外一台三菱车迷们更为熟悉的接替车型于翌年推出,这就是Colt Galant,即Galant的源生车。
新车发布后的几个月,也就是1970年2月,三菱重工正式与克莱斯勒签署合资协议,同年6月1日,Mitsubishi Motors获得独立。
1971年开始,Colt Galant以Dodge Colt在美国销售。
但这并非三菱独立后的大招,真正的主角,在1973年2月正式开售,它就是第一代Lancer。

图:1962年推出的Minica是三菱第一款乘用车Kei-car,它的底盘来自1961年推出的360小货车,所以它是FR布局的,使用ME21二冲双缸发动机,17匹马力,后来又加推了动力性能更好的ME24D和2G10发动机的豪华版本,在当时深受用家喜爱,共卖出超过16万辆。

图:是不是资深车迷,其实问一个问题就行:你问问他知不知道VR-4是什么?充耳不闻的一定不是,但听我这三个字母两眼发光的一定是。

图:Galant这款车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D级之一,如果没记错的话,当时的售价大概是三十多万不到四十万人民币,与同时代Accord、Camry分庭抗礼,只不过它后来选错了发展方向,相当部分成为了某些城市,例如广州的出租车。

图:到了第六代的1987年12月,三菱推出了Galant VR-4(E39A),“Active Four概念”发挥到淋漓尽致,四气门+四驱+四轮转向+四轮独立悬挂+4路ABS,是全世界第一款将所有这些系统整合在一起的车型。
这车在当年宛如神一般存在的型号,不但民用版令车迷疯狂,在WRC的A组中,1989年击败了Delta HF Integrale夺得Safari冠军。

图:国内车迷圈被吹上天的AMG版其实只是代号E33A的前驱型号,发动机是4G63自吸型号,换了空心凸轮轴、更换了气门、活塞、排气系统等。

图:60年代开始,三菱就开始进军赛车界,目的就是通过赛车证明自己真的会造车,例如参加方程式赛车就是最为极端的一项,使用Colt 1000的发动机作为F2000方程式引擎。
1971年赢得日本大奖赛冠军。
随后就是Safari等等,但因为1973年是由危机爆发,三菱暂时退出了所有赛车运动,直至1981年由Ralliart拉力艺使用Galant参加WRC才算恢复。

中国绝大部分认识三菱这个品牌的车迷,相信都是从Lancer开始的,这是一款介乎于B级的Colt和D级Colt Galant之间的、以销量为导向的C级车,车型代号A70。
这款车虽然是一辆平凡的家用轿车,但Lancer自诞生开始便与越野赛事结缘,1973年9月,也就是新车发布半年后,高性能型号Lancer 1600 GSR面世,凭借Colt和Galant多年的参赛经验而打造的Lancer 1600 GSR,一出道便具备了很高的竞争力,1974年以厂队姿态参加了在肯尼亚举行的Safari拉力赛(该赛事与蒙地卡罗拉力赛、威尔士拉力赛并称为世界三大拉力赛),夺得冠军;在1976年,该车甚至包揽前三名。
在其他日系车企中,最早参加Safari拉力赛的品牌是Nissan,1969年使用蓝鸟510获得组别和团队冠军、1973年使用Fairlady夺得总冠军;丰田则是从1984年开始使用B组Celica赛车参战,1992年至1995年曾获得过四连冠成绩。

图:第一代Lancer刚推出是只有双门版和四门版,发动机有1.2L、1.4L和1.6L三种,作为一辆大部分只在日本国内销售的车型,第一代Lancer的销量达到了626,644辆,同时代的本田第一代Civic共卖出了682,748辆;丰田第二代Corolla则已经是1,460,439辆,这么横向对比,大概就知道Lancer是什么地位了。
更关键一点,三菱在日本国内市场几乎是“人畜无害”地存在,因为几大车企都很多原材料都是找三菱重工代工或者采购的,俗称“人缘好”式车企。

图:虽然在Lancer 1600 GSR推出前,三菱已经通过Colt和Galant参加过Safari拉力赛,但也为后来成为独立商品车奠定了技术,而此车则是后来Lancer Evolution的始祖型号。

1975年,韩国现代汽车继与福特合作生产Cortina之后,首款自研车型Pony就是基于第一代三菱Lancer技术基础上研发而成,包括了底盘、发动机、变速箱等。
可见韩国现代的技术架构基础便出自三菱。
1981年,三菱在美国成立销售公司;1982年,为了与国际市场更好地接轨,减少日本色彩,三菱启用MMC车徽;1985年,因为美国开始对来自日本的进口汽车进行管制,以此胁迫日系车企将制造业放在美国(同样的配方是不是一股熟悉的味道呢?)于是三菱便与克莱斯勒在美国成立了Diamand Star汽车公司,以推进本地化生产,伊利诺伊州的工厂于1988年开始投产,但后来克莱斯勒无暇顾及后,1993年将所持股份全部转让给了三菱,成为了三菱旗下的一个部门。
如果从今天回顾的眼光看,1970、1980和1990年是三菱汽车的高光时代,无论新基础还是新车型都深入民心,例如全世界最早开始研发可变气门升程的车企是它、最早研发缸内直喷的技术也是它、更别说从1992年正式推出的Lancer Evolution系列车型,在WRC赛场上更是连年夺冠。
2000年10月18日,德国Daimler与美国克莱斯勒结为战略联盟,作为克莱斯勒和三菱重工的合资公司的三菱汽车当然也搭上了这艘船,首先是新的CEO接管公司,随后,一些地方联盟性质的商业联盟相继退群,各种销售店体系被重整,解散与Ponton的联盟,对于东南亚市场采取收缩策略。
但上述努力依然无法挽救三菱的亏损,2005年11月,戴姆勒克莱斯勒绝对从三菱汽车里退股,相关股份由三菱重工接收,而一直专注的WRC赛事也从2006年暂停。

图:严格来说,Pajero与Land-Rover的卫士系列属于表兄弟,因为它们的骨子里流的都是Willys CJ系列的血脉,只不过,卫士之前的“系列1”属于抄袭,而到了1982年才推出的Pajero则是经过近30年消化吸收后的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在硬派越野界、工具车界和赛车界,Pajero的知名度比Land-Rover要出一大截了,当然了,如果你非要加些莫须有的所谓“豪华品牌级别”有色眼镜去看世界,就另当别论了。

图:Diamond Star这个貌似属于三菱的品牌,因为其诞生刚好是在1980年代中,所以很多车迷会以为它跟本田的Acura、日产的Infiniti、丰田的Lexus一样,属于北美市场的高端分支,其实不然,Diamond Star严格上来说,是克莱斯勒借助三菱开发的车型在美国建厂落地的品牌,用以弥补克莱斯勒在小型车市场的缺失而诞生,跟另外几家车企的思路并不同。

图:如果你在Lancer Evolution诞生的1992年之前就已经对Galant VR-4有所了解的话,CD9A的出现并不会感到吃惊和意外,更不会大呼小叫。
因为它上面几乎所有的工程设计思路都来自E39A,说白了,第一代LanEvo,就是使用1800 GSR底盘,直接一直了VR-4的引擎及传动系统而成。
第一代合共卖出了7,628辆。

脱离戴-克集团后的三菱汽车,在2007年也重新焕发出活力,首先是重启了Galant车系,即2007年8月推出的Galant Fortis,此车其实就是第七代Lancer的日规型号。
在2009年6月发布了世界首款配备锂离子电池的量产电动车i-MiEV。
2010年,三菱与日产合资成立NMKV有限公司,用于开发Kei-car车型。
2012年,重启了Mirage车系,要知道此车乃三菱旗下非常知名的运动型定位的揭背车,第一代发布于1978年,基于第二代Lancer基础上打造,但新一代Mirage被重新划归成更小的A级车型。
2015年4月,最后一批Lancer Evolution X完成生产。
2016年5月12日,日产完成三菱汽车公司34%的股份收购,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三菱也随之成为雷诺-日产联盟中的一员,对相关集团内的平台化技术进行整合。

图:在电池车的问题上,我们的编辑团队一直持有观望的态度,因为这玩意不是什么新鲜发明。
国内很多人一提起电池车就遥遥领先,一副傲视世界、无出其右的架势。
拜托,2009年三菱已经推出世界第一款配备锂离子电池的量产电池车,请问那时候的电吹们小学毕业了没?不懂汽车历史真应该多看看、多学学,别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作派,国家给你政策给你优惠,就躲在被窝里偷着乐就行了,何必到网上耍无知呢?丢中国网民的脸了。

2018年3月,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的全资子公司MAI通过股票招标的方式,从三菱重工、三菱银行等手上收购了10.76%的三菱汽车股份,三菱汽车正式成为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的利益关联公司。
2020年,暂时冻结了欧洲市场新车型的开发,将品牌发展重点市场放在东盟区域,而原本在泰国和菲律宾工厂则考虑扩大产能。
2021年,Pajero停产。
2023年10月24日,宣布停止中国的生产和销售,广汽三菱的股权转让给广汽集团。
同日,雷诺向三菱增加两亿欧洲投资,以增大三菱在电池车方面的生产能力。

标签: 三菱  日本 
关于我们
我们成立于2024年夏,是给广大网友提供生活知识的平台,非盈利性质平台,主为广大网友交流分享生活当中的一些生活技巧,知识类的经验交流。
关于我们
主体介绍
扫码关注
技术支持:元老 QQ:97093008琼ICP备20240317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