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知识 / 正文
汽车自燃排名,自燃榜上有名几家上半年民间统计(起火自燃新能源电池事件)

Time:2024年10月02日 Read: 评论:0 作者:神尊大人

自2021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高速增长期。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超过350万辆,同比增长157.8%。
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旧增长迅速,产销分别为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产销规模创新高,市场渗透率达到21.6%。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起火事故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据应急管理部近日公布的消息,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共计640起,较去年同期增长32%,高于交通工具火灾平均8.8%的增幅。
若按此数据计算,那么平均每天有超过7辆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事故。
有业内人士指出,高温时期的火灾发生概率比冬季和其他季节高出许多。
尽管最新的二季度数据还未披露,但按照这一说法起火事件或高于一季度。

宝马i3起火(图片源于网络)

汽车自燃排名,自燃榜上有名几家上半年民间统计(起火自燃新能源电池事件)

汽车自燃排名,自燃榜上有名几家上半年民间统计(起火自燃新能源电池事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近日,自媒体锂猫实验室做了一组有关今年以来的新能源车起火的统计数据,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其统计的样本来自于媒体的发布,然后按照时间、品牌、车型、电池种类、城市、推测温度和事件7个维度来展示新能源车的起火概况。
该统计图表显示,自2022年1月10日-7月22日,共发生了47起经媒体发布过的新能源车自燃事件。

从时间维度来看,1月份自燃事件5起;2月份自燃事件4起;3月份自燃事件5起;4月份自燃事件8起;5月份自燃事件7起;6月份自燃事件10起;7月份(截至7月22日)自燃事件8起,再结合推测温度来看,也大致符合上述专家说所的高温更容易发生起火。

具体到起火时的情况,充电中起火有10起;碰撞后起火有5起;静止停放/维修中/保养起火有18起;行驶中起火有6起;启动中起火有1起;4S店起火有1起;拖车中起火1起;起火情况未知有5起。
另外,有数据统计显示,在已查明原因的事故中,从起火汽车所处状态来看,35%处于充电状态,40%处于行驶状态,25%处于静止状态。

普遍认为,电池相关的问题导致的新能源车起火占多数。
若从电池种类来看,在锂猫实验室统计的数据中,搭载磷酸铁锂电池车型起火的事故有18起;搭载三元锂电池车型起火的事故有19起;而电池种类未知的事故有10起。
若仅从锂猫实验室的统计数据来看,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的起火数量相当。
但业内普遍认为,磷酸铁锂的安全性要高于三元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金华在日前召开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三元锂电池的起火率高于磷酸铁锂电池。
据其介绍,从事故统计数据来看,发生事故的新能源汽车中,60%是使用三元锂电池的新能源车,5%是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
此外,由于磷酸铁锂电池成本较三元锂更低,后者正在被前者所代替,如特斯拉在2021年三季度财报会议上宣布,全球范围内的标准续航版Model 3和Model Y都将改用磷酸铁锂电池。

不过,三元锂电池拥有更高的密度,在续航能力上表现更好,这也是高端车型的首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统计数据中,分品牌和车型来看,起火数量最多的是比亚迪,为18起(含1起疑似比亚迪案例),其中唐DM-i出现次数最多,有8起,占全部起火事故的44.44%。
其次特斯拉有4起,两起model3、一起modelS和一起modelY。
此外,威马、力帆、哪吒、大众、问界、欧拉、广汽埃安等品牌车型也“榜上有名”。

此外,该统计还根据网传和未查询到发布的起火事件进行了归纳,自2022年1月10日-7月22日,共有38起新能源车起火事件,其中比亚迪有36起(含1起疑似比亚迪案例),特斯拉有1起,还有1起未知品牌的起火事件。
但是,考虑到产品的销量基数、网络谣传和未爆出的起火事故,这一数据是否具有参考意义还要打一个问号。

实际上,自2020年起,就有不少人统计过起火事件和新能源车品牌之间的数据,但是由于能获得的数据有限,所得到的结论并不具备代表性。
这一统计发布后,不少网友表示:“希望一直做下去”。
显然,公众对于这一数据还是比较关注的。
另外也有网友指出,在其统计数据中,部分起火事故的原因正在调查中,且在部分数据选取上存在不合理之处。
目前包含这一统计数据的推文已经删除。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电动汽车较燃油车更容易起火。
原因在于燃油车油箱是对外界封闭的系统,只要油不泄漏就不会起火,相对而言,电动汽车既有氧化剂又有可燃物质,发生了碰撞以后起火概率比起燃油车要高。
而应急管理部则将新能源车的起火原因分为五类:外部碰撞、电池部件老化、高温天气、电池热失控和高负荷。
此外,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过度充电、雨水进入电箱等也会导致起火。

如何防患于未“燃”,成了新能源安全的一个关键问题。
工信部2021年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从政策层面对电池安全做出了强制性规定,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而在电池技术方面,动力电池厂商和车企也持续推新,如:比亚迪刀片电池、宁德时代CTP技术/麒麟电池、零跑CTC技术和广汽埃安推出的弹匣电池等,在电池安全性上均获得了进步。
但是距“零起火”和“零自燃”,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车主能做的则是正确充电、谨慎驾驶,起火后抓住5分钟逃生时间。

标签: 起火  新能源 
关于我们
我们成立于2024年夏,是给广大网友提供生活知识的平台,非盈利性质平台,主为广大网友交流分享生活当中的一些生活技巧,知识类的经验交流。
关于我们
主体介绍
扫码关注
技术支持:元老 QQ:97093008琼ICP备20240317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