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开久了都会有“松散”的感觉,尤其是过个沟坎及颠簸路面时,那种稀里哐当的感觉让人非常不爽。或者感觉没有了新车时的“韧劲”,不够扎实。
麦弗逊式前悬挂,占用空间小,适合发动机横置前驱车型
前几期就松散及异响产生的原因、机脚胶的损坏、顶胶的重要性、更换胶套最省钱分别写了分享。
很多朋友希望能有更具体的分享,今天就针对我们家用车最常见的麦弗逊式前悬挂的整备写一篇,如果你的车是麦弗逊式前悬挂,请点赞收藏本篇文章,发生行驶异响时对照本文章就能发现问题。
悬挂系统结构并不复杂,很容易理解
麦弗逊前悬挂易损易耗件涉及一个顶胶及平面轴承、三个胶套、三组球头。把这几个部位整备好,前悬挂就会变得扎实。
看完本篇文章,这个结构就会在你大脑里,不需要刻意的记住。当然,收藏起来绝对有用。
麦弗逊(左)与双叉臂(或多连杆)悬挂的区别,结构不同能看出来吗
麦弗逊式前悬挂应用最普遍麦弗逊前悬挂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可以实现发动机横置,也正是麦弗逊悬挂的发明才使得前驱得以广泛使用。
麦弗逊悬挂也有它的缺点,就是对车轮的动态控制不够精准。
由于它的减震器兼做为了转向轴,受力比较复杂,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比较短。
30万以下的家用车普遍采用麦弗逊式前悬挂,今天我们就拆解一下如何整备老化的麦弗逊悬挂。
麦弗逊悬挂的顶胶和平面轴承
当你感觉过沟坎或行走颠簸路面时,车前部“咚咚”声比较大。原地打方向时偶尔会有“嘣”的声音。高速时方向发飘,中高速时行驶传导到车内的路噪比较大。以上就是顶胶或平面轴承损坏了。
顶胶及平面轴承是颠簸冲击异响的主要发生点
顶胶对隔绝来自车轮的震动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顶胶与平面轴承,具体内容可回看1月12日发表的关于整治车辆松散系列(3)关于顶胶的重要性。
平面轴承的样子
建议在10万公里左右更换顶胶时一并预防性更换平面轴承,避免出现问题再花一次工时费。
下控制臂胶套损坏后方向控制不稳下控制臂胶套损坏后,会出现踩油门加速时方向往一侧跑,松油门时又往另一侧跑。下控制臂无论是胶套损坏还是球头松旷,过减速带时也都会有“吱吱”的异响。
下摆臂上两个胶套一个球头,几乎都是这样的三点结构。无论奔驰宝马还是五菱宏光,无论油车还是电车。
麦弗逊悬挂只有一个下控制臂,有很多叫法,比如下支臂、下摆臂、三角臂。
下摆臂可以上下摆动。与车身有两个连接点,都是采用胶套隔振的方式。与羊角(转向节)采取球头方式连接。只要是麦弗逊悬挂,下摆臂外形尽管不同,但都是这种形式
它主要是控制车轮的定位,并不承受车的重量,所以没有垂直方向的冲击。但要承受车轮纵向的一些冲击,比如遇沟坎时障碍物会对车轮有一个纵向的冲击。
胶套损坏后,车轮定位就会不稳定。
下控制臂损坏的表现及寿命这时它的两个支点的后支点要承受的冲击力大,所以后面这个胶套会设计的比较大,以更好的吸收冲击力。因此一般损坏的就是后面这个大些的胶套,也叫大胶套。
胶套工作时是拉伸状态,不是滑动轴
球头的球头部分是钢制,球形包裹部分是尼龙塑料。这种尼龙塑料非常耐磨,比如发动机的正时链条导轨就是这种尼龙塑料的,链条一直那样磨着都可以使用十几万甚至二十万公里。
球头损坏一般都是由于橡胶防尘套破损后水和沙尘的进入造成磨损松旷。
麦弗逊下控制臂本用来控制车轮的位置,并不承受太大的力量,所以如果不磕碰是不会损坏的。
下摆臂使用钢板冲压的比较常见,但也有极少使用铝合金的,比如法国标致很多就是铝合金,这也是法系总是被说操控好的原因之一。大众部分车型也使用铝合金下摆臂,日系车极少采用。
迈锐宝麦弗逊式前悬挂
发生损坏的是胶套,其使用寿命一般10万公里左右。球头的寿命主要看使用环境,一般不会早于胶套损坏。
首先坏的基本都是大胶套,因为它承担着吸收车轮纵向冲击力的作用。
胶套损坏后,把车升起,用撬杠别动摆臂就能很容易判断是否损坏。
下摆臂的两个胶套一个球头可以单独更换麦弗逊下摆臂的两个胶套和一个球头基本都是可以单独更换的,虽然能省一些钱,但主要是为了继续使用原厂的摆臂,付厂的摆臂材质和防锈处理等远比不了原厂件。
使用压力机把坏的胶套及球头顶出来,然后压入新的胶套。
钢板冲压式摆臂的胶套都是可以更换的
有些车型的球头是螺栓固定在摆臂上的,比如丰田、大众的大部分车型都是这种结构,这种拆装就很方便,如果只需要单独更换球头都不需要把摆臂拆下来,非常便于售后维修更换。
两个胶套中位于后面的大胶套容易损坏,所以有些车型把大胶套设计为一个单独的部件,易于更换,不需要压出旧的压入新的。大众多采用这种设计。如下图。
大众最常用的下摆臂形式,球头及大胶套都设计为单独部件,迈腾速腾Q3高尔夫等
大众习惯将球头和大胶套设计为各自单独一个总成,非常便于维修维修更换。丰田习惯只将球头设计为单独部件,而日产和斯巴鲁等则习惯把两个球头和胶套都设计为与摆臂一体。
每单独出一个部件,都会增加成本但会降低后期维护更换费用。由此可以看出就下摆臂的设计而言,大众最良心。日产和斯巴鲁等最省成本,维修更换的成本最高。
只要是麦弗逊式前悬挂,无论哪种结构,下摆臂都是两个胶套一个球头。
过减速带时会异响大都是平衡杆胶套损坏平衡杆胶套损坏的现象是当过减速带时会有“吱妞”的响声。
平衡杆的学名叫横向稳定杆,大家习惯叫平衡杆。平衡杆胶套很多习惯叫它“开口胶”,是用来固定平衡杆。
正常情况下,平衡杆与胶套是压紧在一起。一旦平衡杆与胶套之间松旷后,就会出现“吱妞”声,也就该换胶套了。
发生松动的原因大多是泥沙进入接触面造成磨损而产生松旷,或时间久了老化变硬。
有些车型会采取将平衡杆与胶套生产时压塑为一体,这样就没有了间隙,只有到疲劳寿命时扯坏,但相对使用寿命比较长。高端车这种方式比较多,另外德国大众的车型采用这样的方式比较多。
一体式平衡杆胶套损坏就得更换总成,其实平衡杆完全没问题,仅仅是胶套损坏,更换成本比较高。
如果你的车年龄比较大了,也可以单独给它换胶套,因为国人早已开发出来单独的胶套了,把损坏的胶套剃掉清楚干净就可以。
有些修理工换平衡杆胶套时抹油,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正常工作状态下平衡杆与胶套是咬死的没有滑动。
平衡杆胶套更换比较简单,只需要拆掉这个固定就可以,所以可以啥时坏啥时换。
平衡杆小吊杆平衡杆吊杆球头损坏时走稍颠簸路段时就会有比较连续的“咯噔咯噔”的声音,和摆臂球头损坏发出的声音差不多,但更连续。但平整路面中高速行驶时就没有咯噔声了。
平衡杆小吊杆,一般习惯叫平衡杆球头,车辆行驶时它一直在承受冲击,且球头不大,所以也比较容易损坏,主要原因也是防尘胶套损坏造成进水进沙。
平衡杆球头损坏比较容易判断,车升起来用力拉扯是否有松动。如果是异响不严重时可能不会感觉到松,也可以采取拆下来行车路试是否还有异响来判断。
也有少数车型的小吊杆两头是胶套的,这种相对比较耐用。还有一些使用了工程塑料材质,由于小吊杆只承受纵向力,工程塑料强度完全满足使用。并不是某说车达人“菜老板”讲的偷工减料。
大众A级车普遍采用的胶套形式工程塑料杆身的小吊杆
平衡杆小吊杆损坏后直接更换总成,啥时坏啥时换。普通车型的非原厂件就是几十元,更换也很方便,不需要拆卸其他地方。
转向拉杆球头
转向拉杆与轮毂以球头的方式连接,出现松旷时会行驶发飘,方向旷量大,直线行驶需要一直微调方向盘修正。行驶时会有“隆隆”的异响,同时轮胎磨损快。偶尔也会有“咯噔”的声音,但不连续。
下摆臂球头及转向拉杆松动时动画演示,轮胎都会晃动不稳
把车升起来,用力摆动轮胎就可以判断是否松旷,非常容易判断。
损坏后,直接更换转向拉杆球头就可以,更换完需要做四轮定位。
结束语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能让朋友们对自己车的前悬挂有个认识,出现问题可以做到有个大概判断。
为了让大家容易看懂,特意制作了一些GIF动图,如果您感觉本篇文章让您有所收获,烦请点个赞表示一下,收到朋友们的点赞还是很开心的。可以把本篇文章收藏,遇有问题对照检查。
我大学的专业是汽车(211非985),又开过十几年的汽车4S店(现已退出这个行业),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实践经验。而且,这方面整备还是有很多经验和心得的。
关注华歌,带你养车好又省、修车不踩坑、选车自己懂。
有整备底盘治理“松散”需求的朋友,建议会看一下系列1至5,相信对您会有帮助。
胶套的更换及安装还是很有规范要求的,否则会造成很快再次损坏。后面会讲更换安装的一些关键点,朋友们懂了就会避免踩坑了。
麦弗逊式前悬挂所有胶套、缓震胶及球头。所有麦弗逊悬挂都基本相同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