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去一家路边店顺便检测了一下故障码,显示“进气系统漏气”、“冷却关闭阀对地短路”,但这家店修德系车并不是太专业,推测有可能是节气门脏了,积碳过多有可能导致故障码产生。我也没多想,觉得这也就是常规保养项目,便同意先清洗一下节气门试试。话说这车的设计,进气口位于水箱下方,比较隐蔽,需要抬升底盘,摘掉发动机护板,拆开进气管道,才能露出节气门。也许是这车从未清洗过节气门,进气管道的卡扣特别紧,修车小哥松开螺丝后,用改锥大力撬了几下,才摘下进气管道。这次清洗节气门,就是拆装的时候麻烦些,清理过程倒是很快,大约半个小时就好了。可没想到,正是这次清洗,导致了这车后续产生了一系列令人烧脑的问题。
首先是怠速不稳定,冷车状态下怠速正常,但热车之后推到P档或N档,怠速会陡然升到1300-1500转之间,而且忽上忽下的,极其不稳定。可能懂一些修车常识的人都知道,节气门清洗之后,需要进行电脑的匹配学习,重新适应一下进气量。但当时修车小哥第一时间就进行了自适应学习,而且,我又行驶了五六天,怠速不稳的故障还是没有消失。
因为在清洗节气门之前,这辆车虽然有故障码显示,但是开起来一切正常,怠速很稳,也没其他问题,高度怀疑怠速不稳跟这次清洗节气门有很大关系,于是跟修车店进行了再次沟通,请求排查原因。老板倒也很认真负责,拿来一台烟雾检测仪把整个进气系统排查了一遍,没有漏气的地方。但系统的故障码却一直在提示“进气系统漏气”,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忙活到下班也没搞清楚原因,直到第二天才发现,可能是废气阀坏了,建议到专业修车厂更换废气阀。
就在我打算更换废气阀的前一天,我去了一趟外地,在高速上这车又出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为什么“严重”二字加引号,下文会细说)。高速上从服务区出来之后,突然感觉加速无力,发动机也出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嘶吼声,而且,即使发动机咆哮,车速也很慢,最高时速到了100迈之后就很难再提速了。根据我多年的开车经验,我初步判断是涡轮增压器不工作了。涡轮增压器不工作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废气阀、涡轮电磁阀、涡轮电机等等这些部件的损坏都会导致涡轮不工作。但修理厂一时半会找不到最直接的原因,只能用排除法一个一个的逐项解决。
先是把废气阀更换了,更换之后,怠速立竿见影的稳定了,说明第一个问题解决了;但是涡轮增压器还是不工作,车子加速依旧无力。继续排除发现,还有一个“冷却液关闭阀对地短路”没有消除,修车师傅推断,是连接涡轮的一个附加水泵损坏,这个水泵影响这涡轮增压器的散热,一旦损坏也是有可能导致增压器不工作的;于是,继续更换零配件,更换之后,故障码倒是消失了,但是涡轮增压器依旧不工作!
这下把修车小哥也着急了,又拆下了涡轮增压器的电磁阀,但经过检查,也没发现问题,此时,天色已晚,小哥也加班一个多小时了,只能推断出一个最坏的可能:由于附加水泵的损坏,导致散热不佳,涡轮增压器坏了,需要更换涡轮总成!
更换涡轮总成可不是小问题了,一是费用高昂,即使汽配城里拿件也得三四千;二是更换的配件质量肯定不如原厂的质量好,对车子行驶质量会产生实质性影响;所以,对待这个结论我慎之又慎,毕竟这车才跑了10万公里,正常情况下涡轮增压器是不会损坏的。考虑再三,我决定第二天去4S店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4S店的技术和服务确实没的说,当然,收费也不跟你含糊,检测费就得480元。可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忍痛花费了这笔钱进行了深度检测。一开始,4S店也是从电脑故障码开始入手,但始终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也将原因推测到了涡轮增压器本身。4S店更换总成的报价竟然高达2万元。
幸运的是,这家4S店还是比较负责的,最后派出了三名技师再次进行了路试,共同排查原因,最后终于发现了导致涡轮不工作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位于水箱下方的进气管道脱落。由于这个位置比较隐蔽,加之一般不会自行损坏,所以无论是修理厂还是4S店,一开始都未怀疑是这里的原因。仔细查看,是进气道的卡扣变形导致的进气管道脱落。这就让我想起了那次清洗节气门的时候,修车小哥曾经用改锥大力撬动这个卡扣;想必就是那时候就把卡扣损坏了,只不过当时还没完全损坏。最后,更换了一个小小的卡扣,这辆车就又恢复了往日的动力,完美解决问题。
事后回想这次经历,差点要花费上万元把涡轮增压器给更换了,真是虚惊一场。所以想把这段修车的经历分享给广大车友。现在的车辆都很精密,布有各类传感器,电子化程度很高;特别是发动机变速箱之类的关键部件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能不修尽量就别修;还是要注意日常的维护保养,避免引起更大的问题。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