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都市里大街小巷的小车有增无减,真可谓“汽车时代”已经到来。车子的型号国产的、进口的林林总总,已难以数清。这当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即不知从何时起,不少车的尾部悄然贴起小小的标语来。人们开始并未在意,也未解其意。后来看的多了,才知道那标语原来是一种提示或警示作用,无外乎是提醒后面的车要注意保持距离,以免发生追尾碰撞等不愉快的事件。
现代人果然聪明,把并不起眼的车尾标语弄得五花八门,俨然一道风景。行驶在路上时固然有着警示的实用功能,减少事故功莫大焉;停泊静止在一隅,光怪陆离的图文符号又让人玩味生趣。不信你看,那车尾标语虽小却大有文章,不仅兼有相当的信息含量,还具有相当的观赏价值呢!
如果留意的话,车尾标语大约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属基本型,如“保持距离”、“车行天下 礼让四方”;第二类属隐喻型,如“注意!
熊出没”、“Baby in car”、“新手上路”;第三类属调侃型,如“别吻我”、“才上路 让让我”、“你不是F1,悠着点”、“别这样 我怕修(羞)”。第四类属卡通型,如画一只倒立的加菲猫:“别过来!
”、还有怒目圆瞪的“变形金刚”、挥舞铁拳的“阿童木”。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小巧而精致的标语展现了汽车时代多彩生活的一个侧面。看起来,这是一种纯粹自发、自愿、自助式的行为,并无“奉上级指示”或“有关部门通知”之类的痕迹。充分体现了一种共同利益和诉求之下理性的感知和认同。
在创意和格调上,也不乏充满睿智的幽默色彩,透出人性化的丝丝光芒,从而不是令人产生排斥感,而是让人自然而然地感到一种温馨,心悦诚服地把它视为“共同约定”乃至“无声的命令”。与此相对照的是,当下依然随处可见的“大标语”, 多为挟盛气凌人之势,放专横霸道之词,动辄祭起“严禁”之类的法宝,意欲尽收一呼百应之效;然而近乎刚性的口号转化为自觉行动,相当部分往往流于形式或者大打折扣,显然不大符合与时俱进的精神。现在不是提倡“有情操作”吗?窃以为,不妨参照此例。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