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交警无人机展示区
“我们无人机飞鹰战队是2019年成立的,最早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今年40岁的莫立斌算得上战队的“元老人物”,2005年入职交警后,他曾是南京交警二大队的一名普通民警,后来因为个人爱好,喜欢上了无人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08年,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关于无人机的视频和相关发展情况,一下子就着了迷。”他告诉,自己一开始上手的是航模,一年下来设备费用不菲,全部都是自费。“主要这些都是电子设备,损耗大,有时候飞着飞着,因为突然失灵就找不到或者摔坏了。后来开始接触无人机智能驾驶后,它有失控返航和自我保护功能,能人工规划自动飞行,就好多了。”莫立斌说,2019年无人机飞鹰战队成立后,最早只有他一个人,到了2020年,飞机“编队”增加了,又有了三名民警和三名辅警队员,“现在无人机的使用率已经很高了,交警很多高速大队也都有了自己的微型无人机,用于日常巡查等等。”
△大疆M300RTK无人机
细心的市民或许还记得,之前南京交警利用无人机喊话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骑行期间佩戴头盔的视频,在网上着实火了一把。“那款无人机是大疆的M300RTK,综合能力强,有挂载功能,可以喊话,可以飞行55分钟,操作也很智能。”莫立斌说,这款无人机目前多用于早晚高峰高架上巡查,尤其寻找道路拥堵源头,可以实时传回现场画面,“它弥补了视觉盲区,又灵活机动,可引导交警铁骑快速前往现场处置,可有效实现‘空地结合’”。
△工作中的莫立斌
他告诉,相比而言,大疆御3系列无人机,则小巧轻便,方便铁骑摩巡时携带,对于一些偶发事件,可以利用无人机快速巡查,缓解拥堵。此外,在一些大型活动中,这类无人机可以在安保区域内实施监控并传输画面,“比如夫子庙灯会,一些公共视频无法看到的地方,就可以通过无人机开展巡查,将现场画面传回指挥部。指挥部可以根据现场大客流情况,实时更改安保措施,对车流、人流进行疏导,缓解拥堵,确保安全。”他告诉,还有一些大型活动安保现场,可以通过无人机航拍采集回来的画面进行三维建模,方便指挥部制定安保措施等。
△HD-30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氢能源”无人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警营开放周现场,有两架大型无人机,最吸引眼球,其中一台名为HD-30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长得就像一架“飞机”的样子。“这款无人机是2022年上线试运行的,现在还在试用阶段。”莫立斌说,这款无人机最大上限可以飞至3000米高,续航里程超过150公里,遥控半径在30公里左右,飞行时间可达到2个小时以上。这种无人机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进行长距离巡航管控,及时发现路面突发事件,同时精准引导地面警力快速到达点位进行处置。“尤其像一些驾驶人,在高速上遭遇突发状况,又说不清自己的具体位置,当公共视频无法看到的时候,无人机就能起到精准确定位置信息的作用,减少更多的风险。”另一款更大的无人机,名为“氢能源”无人机,“长相”看起来有点像直升机,“这款无人机最高也能飞3000米左右,它的最大功能是可以载重25千克,续航超100分钟,一般用于应急救援现场输送重要物资,既稳又快,不过目前用得比较少。”
△莫立斌和队友
“以往执行的任务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面对的疑问,莫立斌说,应该是2023年初的夫子庙灯会,当时为了确保现场安全,有8台无人机备勤待机,还有4架备用,“当时关于无人机飞行管理的条例还没有实施,很多无人机爱好者在灯会现场航拍,加上夜间视线差,同一区域内如果存在大量无人机,相互交叉信号会干扰,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他说,当时执勤的无人机就出现过短暂“失联”的情况,好在边上僚机确定了失联无人机的飞行状态,最终有惊无险,安保任务圆满完成。还有刚刚过去的元旦跨年夜,“我们当时也有无人机在现场巡逻执勤,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采访中了解到,要想成为无人机飞鹰战队的队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有丰富的飞行经验,还必须持证上岗。“后期,随着无人机越来越普及,我们会培训更多的无人机操作员,用于交通管理工作。”
(通讯员供图 校对 张红霞 )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