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消息 / 正文
汽车废气直排,督察尾气废气超标造假机动车(废气督察尾气机动车造假)

Time:2024年10月03日 Read: 评论:0 作者:落叶飘零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可上海的某些部门和单位好像还停留在"修路"的阶段,对"绿色出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督察组发现,2024年1-5月上海市细颗粒物浓度不降反升,同比上升了16.1%,优良天数比例更是下降3.3个百分点。
问题出在哪?原来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就占到了全市排放量的40%以上!

更让人窒息的是,不少机动车检测机构和维修企业,竟然在尾气排放检测和治理上大搞数据造假,动辄就给重度超标的"问题车"开出一张张"健康证明",害得成群的"病车"、"毒车"继续在马路上"肆虐",黑烟滚滚地"遛弯"。
这帮蒙眼狂奔的"祸害",对上海空气质量的恶化可谓"功不可没"!

2024年5月19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宝山区佰隆码头使用报废柴油货车进行内部运输,排气口黑烟滚滚

汽车废气直排,督察尾气废气超标造假机动车(废气督察尾气机动车造假)

汽车废气直排,督察尾气废气超标造假机动车(废气督察尾气机动车造假)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再看看日益增多的工地扬尘,更是让人直咳嗽。

按理说施工单位必须在工地四周设置硬质围挡,还得采取覆盖、洒水、冲洗等防尘措施,可督察组一查,简直是防尘"三无":没有规范围挡、裸土不覆盖、渣土乱倾倒......尤其是沪苏湖铁路松江南站项目,堪称扬尘污染的"教科书",工地现场尘土飞扬,恍若置身"沙尘暴"!

2024年3月22日,督察组暗查发现,沪苏湖铁路松江南站项目破碎拆除地面未采取防尘措施

问题出在哪?原来监管部门根本没把防尘当回事,对群众的反复举报也是一推再推,生怕担责任。
青浦区某工地扬尘污染严重,2020年以来建设部门39次发现问题,结果大多不了了之。
更可气的是,城管部门2023年以来29次现场检查,次次上报"无问题",活脱脱一副"真香"的既视感!

说完交通、工地,再来说说这帮"气坏"上海空气的,我们有理由怀疑,工业废气排放问题也是主犯之一。

这不,一查到的情况更让人窒息,化工、汽配、涂料等企业为了节省治污成本,竟然明目张胆地"黑排",或突破排放总量,或偷偷设置暗管直排。
什么?你说废气脱硝设施有个燃油锅炉不配套,废气处理前有多个私设排口?

2024年5月21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晶欣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私设10余个排放口偷排废气

这企业太不要脸了,分明就是把监管部门不当回事!
废气直排浓度超标434倍,这不是拿居民的肺开玩笑吗?面对企业如此顽固的环境违法行为,监管部门不能再轻描淡写地"批评教育"了,必须下大力气严查严惩,不能让他们继续把大气当成排污的"后院"!

一个"流动的建筑工地"加一群"飙车"的柴油大货,再配上一票"黑心"工厂,这就是上海大气污染的症结所在。
管控措施流于表面、监管责任层层甩锅、违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愈演愈烈的污染问题,主管部门竟还抱着"差不多就行"的态度,实在让人无语!
俗话说得好,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蓝天白云,不仅关系百姓的幸福感,更是这个超大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面对上海持续恶化的空气质量,面对人民群众对"上海蓝"的期盼,相关部门是不是该痛定思痛,拿出更大的决心和魄力去推动污染防治了?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标签: 34  督察组 
关于我们
我们成立于2024年夏,是给广大网友提供生活知识的平台,非盈利性质平台,主为广大网友交流分享生活当中的一些生活技巧,知识类的经验交流。
关于我们
主体介绍
扫码关注
技术支持:元老 QQ:97093008琼ICP备20240317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