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的这次打压,最受伤的车企是上汽集团,最受伤的品牌是名爵(MG)!
名爵徽标
名爵(MG):Morris Garages的简写,1924年成立于英国牛津,是全球知名的汽车品牌。名爵汽车曾经是英国的骄傲,其地位相当于“红旗”之于国人,《大英百科全书》更是以“名爵”来定义跑车。
2005年,名爵被中国南京汽车集团收购,伴随着南汽与上汽的合并,名爵品牌在2007年又划归上汽集团名下。
名爵还有一个同门大哥叫罗孚(ROVER),但遗憾的是上汽收购了罗孚汽车的资产却没有拿到品牌,上汽只好在2006年创立了自主品牌荣威(ROEWE)。
不得不说,汽车品牌这玩意儿真的很神奇!
主打国内市场的荣威品牌被上汽苦心经营多年,市场销量却一直不是很理想;而主打海外市场的MG名爵,在欧洲市场和东南亚市场,却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号召力。
有心栽花不如无心插柳!
在国内庞大的市场销量中,年销售量只有十几万辆的上汽名爵,很多人都把它当成了小众的海外品牌!
不过,名爵现在是百分百的中国品牌!
上汽将完全自主的产品植于百年名爵,用强大的产品力和性价比征服欧洲市场,本身就是中国车企励志翻盘的典型代表!
上汽旗下两大自主品牌
名爵,中国品牌在欧洲的名片 可以说,欧盟委员会对上汽加征38.1%的关税,其实针对的就是名爵!
因为代表中国汽车品牌的名爵,实在让欧盟有点怕!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对欧盟出口乘用车68.4万辆;今年1到4月份,中国出口到欧盟地区的乘用车总量是23.4万辆。相对于全年491万辆的出口总量,欧洲份额似乎也不高!
那么,上汽名爵2023年在欧洲的销量如何?先看品牌排行榜:
2023年,名爵以23.1万辆的销量,在欧盟28国汽车销量排行榜中排名第20位。这个销量放在一众欧洲老牌汽车品牌堆里,确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名爵105%的增长率,实在是太吓人了!
其实,更吓人的是这张图:
上帝啊!
六年增长25倍!
短短六年,从年销不足万辆到年销量突破23万辆, 名爵在欧洲这个增长速度,是要逆天吗?
欧盟为什么拿中国纯电动汽车开刀?同样引用海关总署的数据,2023年中国品牌对欧盟出口纯电动乘用车(BEV)约29万辆;今年一到四月份,中国出口到欧盟地区的新能源车16.5万辆(含特斯拉),占乘用车总量的70.5%。
而上汽名爵,2023年纯电动汽车在欧洲卖了12.5万辆,旗下热销车型MG4 EV全年销量7.2万辆,在欧洲新能源单一车型销量榜上,排名第六!
名爵4 EV
名爵,这个曾经被欧洲放弃的老品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加持下,一番脱胎换骨后独闯欧洲汽车市场,竟然起死回生大放异彩!
如果中国其他车企也跟名爵“在一起”,抱团出海去欧洲“打群架”,欧洲的老牌车企在自家的后院能不能顶得住、能顶多久?
这个问题,目前没有人回答的了!
其实,中国每个行业在向上突破的过程,就是被外部打压的过程;中国每个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的成长过程,都伴随反围堵的曲折斗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打压和围堵,是挑战更是机遇,让我们的行业更重视技术积淀,让我们的企业更冷静抱团!
从中兴到华为,从大疆到上汽,无一例外!
以上汽名爵为代表的中国车企,面对欧盟委员会给出的不公平待遇,一方面正在毫不退让的据理力争,另一方也在乐观冷静的应对这次“欧盟严选”的考验!
上汽名爵在欧洲市场已经取得的成绩,虽然不可复制,但也绝非偶然!
不管是传统燃油车产品,还是新能源汽车产品,没有上汽集团“十年磨七剑”积累下的,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加持,名爵汽车不可能具备征服欧洲消费者的强大产品力,更不可能成为“欧盟严选”的对象!
上汽名爵、吉利汽车和比亚迪汽车,能够被欧盟视为竞争对手而进行打压,本身就说明这三家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具备了参与欧洲成熟汽车市场竞争的实力!
乐观一点看,这也是一次让国内外更多的汽车消费者,重新认识中国汽车品牌产品力的机会!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次打压也给中国汽车品牌,一次集体冷静思考的机会。国内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现实,存量市场下近似扭曲的内卷竞争,已经让大部分车企陷入“赔本赚吆喝”的尴尬局面!
变则通,通则达,达则久!
抱团出海是唯一出路
“中国品牌集体向上,抱团出海是必经之路!
”
个人认为这句话确实没毛病!
当时当下,其实没有必要为谁出老千而掀桌子,有欧盟和国外其他区域时刻帮我们“严选”,真没必要在国内吵的脸红脖子粗,白白浪费口舌!
中国车企早就应该携起手来,在牢牢把新能源核心技术抓在手中的前提下,共同开发海外市场。三十年前国内的合资经验告诉我们:抱团出海在当地建立生产线和供应链,设立本地化的工程中心,分享新能源汽车蛋糕的同时,也要一起把蛋糕做的更大!
也只有抱着互利共赢的态度,中国品牌才能更好的被海外市场接纳和认可,才能更好的融入全球汽车市场!
欧盟委员会的这瓢冷水,能不能浇醒那些专注国内“卷战”的中国车企,让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部分数据信息源自网络,准确性有待进一步考证;部分图片取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告知删除!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