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其实,大别山上,漫山遍野都是红杜鹃,只是麻城龟峰山更为集中,更为艳丽,更为赏心悦目。在这春和景明的四月天里,我们车行在黄冈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上,为看杜鹃,为赏春景,也为缅怀革命先烈。
我们从红安县七里坪镇出发,沿着这条蜿蜒的红旅路,一路向南、向南。山路弯弯,时隐时现。穿行在山脚下、山腰间,一会儿在云里,一会儿在田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远山层峦叠嶂,近处田园屋舍俨然。打开车窗,一任春风拂面。路边的油菜结籽了,飘来淡淡的清香。空气是甜的,风景是美的,心情是敞亮的。
交通部门的同志说,这条红旅路于2009年8月动工,2011年9月全线竣工,贯穿黄冈大别山区7个县市,连接5条高速公路、3条国道、7条省道、12条县道、42条乡道、200多条村道,将沿线23个乡镇一线穿珠,惠及230万群众。建设过程中,规划建设者始终秉持“自然就是最美的、适用就是最好的、优质就是最省的”理念,着力将红旅路建设成为“内优外美、路景相融、生态环保、红绿相映”的示范公路。行走在红旅路上,你会感到这一切都已成为现实。
既然称为“红色旅游路”,那最大的特点、最鲜艳的底色还是红色。总长458公里的红旅路,把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革命先烈的鲜血映红了满山的红杜鹃,染红了这片红色的土地,也铸就了这条旅游路的红色之魂。
遥想当年,峥嵘岁月。1927年11月13日,在党的领导下,黄麻起义爆发,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以红安县七里坪镇为中心,一个覆盖3省21县、主力红军达4.5万人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逐渐形成。这里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以及后来的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红军部队。“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红安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将军第一县”。七里坪的红旅路下,流淌过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
车行至麻城市乘马岗镇,一幅“中国第一将军乡”的广告牌矗立在眼前。这个只有500余平方公里的乡镇,却走出了26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2万多名优秀儿女参加红军,6000多人参加长征。这里的红色故事足以让人灵魂震撼。
红旅路经过罗田县胜利镇。一听镇名,就知道这里具有厚重的红色历史,象征着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大革命时期,罗田是鄂东最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地区之一;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在这里展开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发生在这里。
从罗田到英山,红旅路像一条红丝带,飘挂在薄刀峰、天堂寨、吴家山一带大别山最美丽的风景中。车在云中行,人在画中游。山上森林苍翠欲滴、郁郁葱葱。阳光照在路边的树叶上,熠熠生辉。天下大别山,美景在罗田;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果然名不虚传。不知不觉中,我们沿着红旅路来到英山县城,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英山革命烈士园。纪念园里有烈士纪念双塔、革命烈士纪念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将军墓、烈士墓群等众多的纪念建筑。从红旅路出发,可以前往英山县陶家河乡,参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这座刚刚建成的长征国家公园内,坐落着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鄂豫皖省委常委扩大会旧址、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驻地旧址、牛背脊骨战斗纪念地等。
红旅路穿过浠水县绿杨镇、洗马镇。三角山是革命根据地南部的一个重要阵地,是新四军和游击队开展对敌斗争的腹地。红四军、红十五军、红二十八军都曾在此驻扎,开展游击战争。洗马镇有洗马畈战斗纪念馆、浠水县革命烈士陵园。
来到蕲春县中部,途经株林镇、刘河镇。这里有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铺头坳纪念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刘伯承司令员登顶三角山,决定采取“口袋阵”的作战方法,将设伏作战的主战场定在漕河镇高山铺,一举消灭敌人一万多人。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实行大兵团作战,在大别山站稳了脚跟。
经过长途旅行,我们到了红旅路的终点——大别山东南部的黄梅县。黄梅县大河镇是红十五军的诞生地,这里有红十五军成立地纪念碑。黄梅先后是湘鄂赣苏区和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战的前沿阵地和革命斗争的重要地区。
跨越458公里的山区公路殊为不易,需要用几天、分几次才能完成。遥想革命战争年代,这里不通路、不通电,缺衣少食,饥寒交迫,还要时时刻刻准备和敌人战斗,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坚持下来?是坚定的信念和意志。一条红旅路,串起了一部大别山革命斗争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28年红旗不倒的历史。大别山人民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也为红旅路的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过去,“一去二三里,停车四五回;看了黄冈的景,永远不想走;走了黄冈的路,再也不想来。”这样的交通状况,这样的发展格局,如何对得起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全力支持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建设。这是一条山区二级路工程,沿线山岭险峻、岩石坚硬、峡谷密布,施工中时时处处遭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广大建设者发扬“掉皮掉肉不掉泪”的精神,用汗水浇注钢铁之桥,用心血铺筑希望之路,持续开展“百日攻坚”“百日大会战”“四比一创”等劳动竞赛活动,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细管理、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用两年的时间,完成路基土石方723万立方米、建设桥梁66座、涵洞1310道。规划建设者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营造出“路随景出、景由路生、景路相依”的和谐意境。
如今,红旅路建成通车已经十几年了,依然那么雄姿英发,婀娜多姿。它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带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它像缠绕在大别山间的一条“金腰带”,为黄冈老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老区人民终于可以告慰革命先烈,让他们含笑九泉。
我耳边再次响起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哟一草把我留……”
绿树渐成荫,
下有游人路。
让我们走进乡村,
共赴振兴之旅,
一路风光,
不负韶华!
体验乡土生活,寻访红色印迹
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全长462.1公里,贯穿7县市,把沿线23个乡镇一线穿珠,连通38个景区景点,惠及230多万人民群众,是一条串联大别山水、融汇人文自然的美景展示路。红安、麻城作为大别山的腹地,革命时期是我党主要根据地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今天,我们沿着黄冈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去体验大别山的乡土生活,寻访红色印迹。
行程路线
麻城乘马会馆→麻城齐家山居
最佳旅游时间
4—6月
麻城乘马会馆
会馆位于麻城乘马岗镇乘马村,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乘马岗村位于“中国将军第一乡”——麻城市乘马岗镇,该镇走出了王树声、王宏坤、陈再道等26位开国将军。自2021年被列入中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以来,乘马岗村立足红色资源优势,聚焦建强红色村党组织、开展红色教育、发展红色经济、建设红色宜居村庄,提升群众主人翁意识,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03
麻城齐家山居
24套山居木屋古朴雅致,篱笆围起一池碧水,其静美之姿跃然入画。4组半开放式山景茶室和书吧宁静亲切,素书一卷,清茶一杯,便是赏心乐事,花木井然,鸟语虫鸣,空谷清幽,犹如避世之桃源佳境。私享山泉泳池洗却尘世疲惫,3个柴火土灶体验区,圆梦“劈柴喂马、采菊东篱下”。
特色美食和创意产品推荐
特色美食:麻城鱼面、麻城肉糕、麻城老米酒、麻城福白菊、麻城金丝皇菊、麻城吊锅。
交通方式
自驾:高铁武汉站—麻城乘马会馆(距离129公里,车程1小时50分钟)—齐家山居(距离59公里,车程1小时15分钟)。
公共交通: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均有高铁到达麻城北站。
“麻城宣传”送福利啦
首先感谢您对“麻城宣传”的关注和支持,是你们一路陪伴,见证了“麻城宣传”的发展与壮大。自2023年7月25日起,所投作品(文字作品、视频)一经选用,将获得精美礼品一份。
领奖规则
1.内容必须为原创,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
2.作品体裁不限,投稿字数不限,视频要求采用MP4格式,不带水印或LOGO。
3.投稿邮箱:mcswxcb@126.com(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
来源|黄冈日报、湖北文旅之声
联系方式|0713-2950324
投稿邮箱|mcswxcb@126.com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