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深康佳发布公告称,为促进公司 PCB 业务发展,公司决定按照 1 元增资款对应 1 元注册资本的价格,对全资子公司“康佳电路”以现金方式增资 9.35 亿元。
如此看来,最近的康佳似乎好消息不断,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已成立39年、上市27年的康佳集团,已经远达不到曾经的辉煌。在这些漂亮的数字背后,面临战略转型的康佳其实已经危机四伏,不断下滑的彩电业务、烧钱的芯片生意,以及匮乏的现金流,都成了康佳转型中的痛点。
曾经彩电的王者,如今已经沦为了没落的贵族。
痛点一:彩电巨头的衰退
如今还有多少人还记得,曾经人人梦想的“四大件”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并非如今的手机、电脑、汽车、房子。
而那居于“四大件”之首,方方正正的彩电亦是当时老百姓感受世界的重要窗口。
随着彩电之风盛行,1980年10月1日,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和举国同庆的喜庆,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
而彩电正是康佳的起家业务,自1984年建成并投产第一条电视机整机生产线,彩电伴随并促成康佳的成长。
早在1998年,康佳销售额就达到105亿元,成为深圳市首家营业额超百亿的企业。此后,康佳彩电市场占有率曾经连续5年位居第一,成为当时彩电行业的龙头。
可以说,在二十年前,康佳一度是特区深圳营业收入最大的企业。
然而,自2004年起,随着液晶电视在国内的兴起与发展,电视行业出现了大洗牌。作为CRT电视时代的领导者,康佳在行业向液晶屏幕发展的关键时期,没有在研发与技术上及时跟进,错失了行业升级的关键时机,营收与利润开始下滑。
随后,电脑、智能手机、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爆发,以及互联网电视概念的兴起,更是给传统家电企业带来了冲击。
线上消费的迅猛发展,使得彩电业的销售渠道发生了改变,传统彩电巨头曾经的线下渠道优势不再,占据线上渠道优势的新势力崛起。
2012年,乐视网推出超级电视以低价杀入彩电市场。此后,小米、看尚、微鲸、PPTV和暴风等多家互联网电视品牌陆续进入。
这个时候,一些老品牌也开始了自救之路。
例如,创维走品牌年轻化战略,在2006年成立酷开公司,推出酷开TV;TCL在投资245亿元建设新型显示屏厂华星之后,也突破了上游产业壁垒,逐渐将显示屏发展为自身的核心业务之一,甚至更名为“TCL科技”……
面对如此落后局面,康佳非但没有在研发上迎头追赶,反而将精力投入到当时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
正是这一选择,让康佳集团与其控股股东华侨城的利益冲突日趋激烈,并在2015年引发了著名的大小股东纷争,公司董事长席位三年五次换帅,一系列内部斗争亦不断向康佳袭来,公司上下逐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自此,康佳彩电正常的经营节奏被彻底打破,自此跌出国内彩电第一梯队。而如今,康佳想要在彩电业务上奋起直追,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痛点二:现金流匮乏,靠吃补贴度日
曾经辉煌的康佳何以至此?
研发投资的不足与现金流的匮乏,无疑是康佳电视日渐衰退的两个原因。
目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了企业最关键的因素,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避免行业内残酷的同质化竞争。
而研发则需要大量的资金做后盾,康佳在营业收入逐渐下滑的局面下,研发投入也被迫减少,使康佳鲜有创新性产品的推出。
这让康佳品牌认知度逐渐弱化,因而在面临消费者购买选择时,康佳逐渐被边缘化。
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康佳,开始扭转策略,营销自身的“高科技”,但现金流不足又使得自身无法支撑这样烧钱的策略。
于是二者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尤其在一场疫情的大考下,康佳更是走不出“现金流和研发能力不足”的怪圈。
根据康佳财报显示,2019年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60亿元,同比增长215.11%。
如此高的增长率其实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因为增加的现金流来源是通过发行债券、借款等方式募资,而非得益于经营活动的持续改善。
相反,康佳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为负值。
不难看出,康佳仍面临较为严峻的现金流压力,现金流吃紧不可避免影响其后续扩张。这是康佳目前在市场上没有存在感的重要原因。
那么,这些年来,康佳是靠什么生存下去的呢?
2019年上半年年报中,康佳集团资产处置收益从去年同期6372万元涨至2.9亿元,营业外收入达2226万元。所得税费用扭亏为盈,直涨159.1%至1031万元。
其解释称,这是由于子公司本期处置资产、股权转让和获得政府补贴导致所得税增加。
也就是说,康佳是靠卖资产来获得公司现金流。
其实,康佳集团卖资产成瘾已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2017年9月26日,康佳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昆山康佳电子有限公司51%股权,交易价格为2.2亿元;
同年11月30日,康佳将持有的深圳市康侨佳城置业投资有限公司70%股权,挂以69.8亿元的交易价格转让给深圳市创景投资有限公司。
仅这两次股权出售为康佳集团贡献的净利润占总额的97.49%。
2018年3月、6月,康佳集团又分别将深圳市前海青松创业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6%的份额和昆山康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51%的股权挂牌出售,共计3.17亿元,其净利润占净利润总额的31.77%。
2019年上半年,康佳集团转让南京康星科技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股权,并在6月21日当天,又先后出售深圳市康佳壹视界商业显示有限公司15%和滁州康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51%的股权,
共计5.59亿元收益,占利润总额的114.34%。
上一个靠变卖资产盈利的公司还是SOHO中国,不知道康佳靠这一招,能够坚持多久。
痛点三:造芯疑云四起,能否扭亏为盈
其实,康佳也没有一直坐以待毙。
在品牌逐渐衰落数年后,康佳曾经试图寻找突破口以重振品牌。
2017年3月,“70后”总裁周彬带领康佳新一届高管团队竞聘上任,开启康佳深度机制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道路。
时隔一年后,康佳集团宣布战略转型,彩电业务被独立运营。同时,康佳围绕AI、5G和8K等多维度纵向布局,相继推出了8K电视、全景AI电视及OLED电视等核心技术产品。
2018年5月,康佳宣布由家电企业转型为以科技创新驱动的投资平台,同时成立了半导体科技事业部,正式进军芯片领域。
传统家电和消费类电子厂商进军芯片领域,一直都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听起来似乎很厉害,但背后仍有一个大家所关心的核心问题:
是要真正踏实的做芯片产品,还是更倾向于作为资本市场的运作手段?
毕竟,2014年国家曾推出集成电路“大基金”,国家释放出的巨大利好,给予了本土半导体产业极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在那以后,各路诸侯纷纷进场,特别是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以家电、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厂商,争前恐后也要布局上游的集成电路市场。
在2018年公司宣布转型之际,康佳总裁周彬曾谈到,要在3至5年内将康佳发展成国际优秀的半导体公司,闯入中国前10大半导体公司阵营,同时还立下了年营收180至260亿元的战略目标。
康佳的半导体转型决心看似一番豪言壮语,但在这百亿元梦想的背后,对康佳来说不仅意味着要学会剥离自身对芯片厂商的依赖,打破上下游产业链的技术壁垒,还需攻进早已被国外存储芯片巨头吃干抹净的市场。
那么,康佳目前做的怎么样呢?
今年2月6日,康佳发布公告表示,其首批10万颗存储主控芯片在量产当月全部出售,营收约20万元,但仅占康佳2019年营收比重的不到0.01%。
距离其260亿的目标还是有些遥远。
目前,红海市场的芯片发展并不如意,而且其市场发展潜力非常有限。做芯片更是一个烧钱的生意,必须要有很强的研发团队,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准备和心态。
所以,存储主控芯片团队要有很多年的积累,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从这个层面来讲,康佳旗下的康芯威2018年11月才成立,时间还是比较短的,业界对该公司普遍缺乏认知,另外,康芯威的大部分客户尚在开拓中,市场份额较小。
不知道,以康佳为首的家电和消费类电子企业,进军半导体的后,能开拓出一条怎样的道路?一切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痛点四: 连亏9年出路在哪
早在1994年,在实现营收23.87亿元的情况下,康佳净利润就达到2.27亿元。而2019年其营收高达551.19亿元,但盈利金额仍然是2亿左右的水平。
这代表,25年来康佳盈利能力基本上在原地踏步,没有太大进步。
康佳集团历年财报显示,自2011年起,康佳集团的扣非净利润就开始变为负数,分别亏损1.12亿元、5408.88万元、6901.48万元、4.75亿元、11.29亿元、2.83亿元、9728.49万元、7.95亿元、6.22亿元。
截至2019年上半年,康佳主营业务亏损累计达36亿元,也就是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康佳的净利润连续9年为亏损状态。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存量状态,行业也明显呈现出头部效应,基本上不会再给新入局者多少机会,这也是康佳转型进入僵局的重要原因。
而另一方面,彩电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市场规模增长乏力、终端零售低迷,在这一大背景下,为了刺激用户消费,头部玩家乐此不疲地打价格战,排名相对靠后的康佳只能陷入被动状态。
2018年,康佳总裁周彬在38年司庆活动上提出,到2022年实现营收1000亿元。但根据2019年营收照此计算,2020-2022年,康佳每年营收增速至少要达到22%,才能顺利如期跻身千亿俱乐部。
如今看来,只能祝康佳明后年走好运了。
参考资料:
①财经天下周刊,《康佳的中年转型:连亏9年靠吃补贴卖资产度日,又砸100亿搞环保》,2019年8月9日
②半导体行业观察,《康佳回应“1亿颗芯片”质疑揭示了哪些信息?》,2020年2月25日
③智东西,《11个涨停股价翻倍!
解密康佳造芯疑云,四年前布局三家公司》,2020年3月2日
④青峰财经,《康佳,中年渐油腻》,2019年12月5日
⑤机器之能,《中国家电江湖的造芯突围记》,2020年6月2日
⑥龚进辉《康佳“四十疑惑”:彩电被后浪拍在沙滩上、扣非净利连亏9年》,2020年5月27日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