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世纪80年代,你要是走在街上,看到的大部分车都是那种档次略高的桑塔纳。那时候一台车得花你24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价格简直就是望尘莫及。更别提,当时的汽车消费税还特别高,一般人哪敢想。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这么一位来自河南焦作孟州县的普通农民,姚树军,他也跟大家一样,看着桑塔纳就跟看天书似的。但他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没选择叹气,而是决心自己动手,造辆车出来。
姚先生原本只是孟州县西虢镇西逯村的一个种地的,可他对汽车有着特别的热情。被桑塔纳的广告词“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深深打动后,他下定决心,要自己造一台能买得起的桑塔纳。
他从河北开始搜集各种汽车零件,这一收集就是一大堆。但他还差个关键的技能——钣金技术。于是不惜花大价钱请了扬州的钣金师傅来帮忙。你想象一下,一个农民,在自家的工棚里,跟师傅两人一起敲敲打打,最终真的造出了一台车。
这台车虽然简陋,但能开,而且价格低廉。姚先生的第一台车很快就卖出去了,这给了他极大的信心。接下来的两年,他就这么一边造车,一边卖车,一边研究桑塔纳。
1989年,姚先生终于拿到了生产许可,正式成立了长剑汽车。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生产价格低廉的“焦作桑塔纳”。可以说,他的车型在90年代初期,对许多普通家庭来说,简直是一线希望。
桑塔纳的价格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旧高达20万左右。而长剑汽车只需要4.1-4.9万元。这样的价格差,让长剑汽车迅速被市场接受,尤其是出租车市场,对它简直是趋之若鹜。1992年,长剑年销量达到了2000台;到了1993年,这一数字飙升至6000台。
从陕西的西安到广西的桂林,长剑汽车的身影随处可见。那时候的长剑,仿佛真的就是那把能让普通人也有望握在手中的“魔剑”,让人们对汽车的梦想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长剑汽车的问题也渐渐暴露了出来。由于初期对成本的极度压缩,车辆的质量问题开始集中爆发。车身容易变形,机械故障频发,这些问题开始逐渐摧毁着长剑汽车的声誉。从一开始的热销到后来的质疑,长剑汽车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落差。
尽管长剑汽车最终没能成为持续发展的汽车品牌,但它的出现,无疑给那个年代的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一阵不小的波澜。一个普通农民的尝试,虽短暂但璀璨,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