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首个专业性国际货运枢纽嘉兴南湖机场预计 2025 年投入运行。长三角机场密度高,目前共有 24 座,包括嘉兴南湖机场在内还有 8 座机场在建、迁建或规划新建,未来总数将达 32 座。然而,在空域和航道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长三角机场群面临竞争,关键在于理顺机场间关系。
嘉兴人对拥有自己的机场期盼已久。2008 年浙江省政府上报请示,2010 年嘉兴机场改扩建获批复。上海两大机场运力饱和促使“第三机场”被提上议程,嘉兴参与其中。但由于地处长三角腹地,建设用地和空域资源有限,新机场落地困难,即便强如苏州也未有机场,而嘉兴机场因位置问题曾被认为可能造成资源争夺和浪费。为此,嘉兴选择错位竞争,主打货运市场,并于 2018 年举行奠基仪式且与圆通集团签约。然而,嘉兴机场建设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因跑道转向等因素审批流程漫长,直至 2021 年可行性研究报告才获国家批复。如今机场建设接近尾声,即将面世,这将提升嘉兴的城市能级,助力其冲击浙江经济“第三极”。
嘉兴机场获批使浙江机场矩阵扩容。2025 年建成投用后,浙江 11 市中将有 9 座机场,仅绍兴、湖州没有。绍兴因与萧山机场有地铁相连,相当于共用。有人认为嘉兴机场主打货运,能弥补浙江民航重客运轻货运的短板,因为浙江高端产品航运有外流现象。从数据看,浙江国际航空货运短板明显,发展不均衡,面临临空经济产业支撑不足等挑战,因此浙江已行动起来,提出构建“两枢(纽)两特(色)一专(业)”国际航空货运机场体系,嘉兴机场将成为区域航空物流枢纽和长三角多式联运中心。专家认为,嘉兴引入圆通作为基地货运航司,能提升货运能力和带动产业升级。
从更大范围看,长三角新兴产业对高附加值产品空运需求旺盛,核心区航空货运压力大。嘉兴货运机场契合市场需求,建成后有利于缓解压力,其经营状况可能比鄂州花湖机场更好,将和周边机场形成“航空货运三角区”,提升整体运能。但更多机场也带来竞争,若协同不好可能适得其反。专家建议长三角三省一市借此契机理顺合作机制,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同时也要考虑机场建设和运营的成本与环境代价,给城市建设机场热潮降温。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