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也产生了文化差异,国外的汽车并没有那么讲究,在他们眼里,汽车并不是昂贵的物质条件,二手车、五手车,只要能开就是好车。但是在我们这里,二手车就已经够呛了,要是选择的话,首选还是新车。
在外国人眼中,我们对汽车有很奇怪的行为,外国人奇怪“中国式”养车的3种怪象,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这么奇怪呢?专家:都是“穷人思维”在作怪。
一:买了不开对于国人来说,买车无疑是增加生活压力,所以在选择买车或者是决定买车之前,都会有一个计划,并且详细的选择。最终会在各种条件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买车之后老手都知道,汽车需要开,越开越顺手,越好开。但是大多数人都是买完车之后不开,在家里放着。
平常出门要么是电动车,要么就是自行车,而买来的家用车就成了“养尊处优”的车型。家用车一般都是开车出行让驾驶员方便省事的,所以不能拉货也不能用于拉客。这对不怎么出远门的车主来说,汽车就成为了摆设。
其次还是汽车的保值问题,从买到手之后汽车就开始贬值,价格上或多或少会有降低。而且汽车的油费、保养费、维修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样一来平常没事更不愿意开车出门了。
二:频繁更换机油汽车的核心就是动力系统,发动机相当于汽车的心脏,只要心脏没有问题,车身其他的小毛病就都不是问题。但是当发动机出现问题,那么这辆车就有很大的问题了。维修的话, 需要高昂的维修费,但是不修,只能再买新车。
因此很多车主对发动机是很看重的,也因此出现奇怪的现象,频繁更换机油。机油是起到一个润滑的作用,能减少组件和组件之间的摩擦,从而达到一个延长寿命的办法。并且机油还能散热,长时间怠速很容易让发动机高热,温度过高对发动机并不友好,因此机油散热,让发动机正常运转。
但是这样频繁更换机油并没有必要,更换机油也是有一定周期的。在这个周期内更换机油就可以,频繁更换只会费钱,一般是半年到一年之内更换一次就可以。
三:频繁保养对一个东西爱惜,这样东西才能陪伴更长时间。汽车也是如此,只要不是暴力开车或者是因为外界因素,基本上寿命都很长。平常的保养和维修也是有必要的,毕竟汽车也是存在一个危险指数的,日常的保养和维修能避免意外的发生。
保养和维修也不要经常去做,任何东西在过于精心的保护下,反而变得柔弱。就比如汽车打蜡,很多车主在洗车之后都会进行打蜡,打蜡确实能保护车漆,但是频繁的打蜡就会让车漆氧化的更快,如此一来得不偿失啊。
以上就是外国人感到奇怪的保养方法,明明汽车是一个辅助的生活交通工具,为什么要这么小心翼翼呢?专家将这种行为称为“穷人思维”,毕竟有钱人对百万豪车都不放眼里。对此你是什么看法呢?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