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消息 / 正文
广州第二公共汽车公司,公交文脉传承光阴见证广州番禺(公交番禺行业公交车见证)

Time:2024年08月10日 Read: 评论:0 作者:少女玫瑰心

在广州公交行业里,有数代人在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当中的他们是祖孙三代人,是父子,是父女。
在家庭中,他们是至亲,彼此无微不至;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是前后辈关系,将工作经验相互传递。
无论是子承父业,还是女承父业,他们希望能在平凡的公交行业岗位上奉献真诚初心,为羊城公交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66载光阴,家族三代人见证广州番禺公交发展

文/羊城全媒体 马思泳 严艺文

广州第二公共汽车公司,公交文脉传承光阴见证广州番禺(公交番禺行业公交车见证)

广州第二公共汽车公司,公交文脉传承光阴见证广州番禺(公交番禺行业公交车见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广州市番禺区,一辆辆崭新的公交车为番禺市民搭建了往来广州市区的通道。
在番禺区公交系统的发展进程上,能找到陈氏三代人——陈锐荣、陈伟明和陈梓浩的足迹和身影。

66载时光缓缓流逝,陈氏三代人以开拓、延续、创新的精神见证了番禺区公交系统的演变和业务的创新拓展,书写广州番禺公交的发展历史。

见证广州番禺公交行业发展的陈氏三代人:陈锐荣(中)陈伟明(左一)陈梓浩(右一) 图/受访者提供

开拓:元老级“老公交人”,见证番禺公交演变历程

从一名普通的乘务员到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陈锐荣将自己人生的大半岁月奉献给广州番禺公交行业,今年82岁的陈锐荣对在岗时期见证的公交行业发展史记忆犹新。

陈锐荣出身于番禺区南村镇坑头村,1957年7月,经当时村民委员会推荐,陈锐荣入职佛山汽车总站番禺汽车站,任职乘务员,跟随着公交司机的步伐走遍大街小巷。

对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番禺公交行业情况,陈锐荣记得,当时番禺只有2条公交道,仅有的4辆公交车在这2条公交道来回穿梭。
陈锐荣说:“一条线路是市桥到新造,共14公里,发5班车;另一条是市桥到石楼,共15公里,发6班车。
”在陈锐荣看来,这两条公交线路对番禺市民而言意义重大,“当时番禺市民到广州市区,需要在市桥或者新造坐船外出。
直至市桥-大石公路开通,公交车开始走市桥-大石的公路,接驳在大石码头下船的市民。

陈锐荣(右五)在职期间的工作照 翻拍/马思泳

据陈锐荣回忆,直至20世纪60年代,大石至广州市区的公路开通,番禺公交也开通了从番禺至广州市区的班车;20世纪70年代,随着行政区域改革,番禺归属广州市管辖,广州市郊县交通运输公司成立,新组建的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汽车站对面的区域,当时仍是一片荒郊野岭的状态,公司的外部结构也只是一个棚架;1977年,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成立,广州市郊县交通运输公司划入其中……有关番禺公交演变的里程碑事件,陈锐荣都记在心中。

1996年12月,陈锐荣参与组建成立广州市番禺区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
2000年,陈锐荣从广州第二公共汽车公司番禺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职位上退休,而此后3年间,陈锐荣仍管理着广州市番禺区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如今,该公司仍在运营。

陪伴着番禺公交走过近半百年历史,陈锐荣从一名乘务员成长为广州公交行业的领头人之一,在他眼里,这些职务仅代表过去自己付出的印记。
陈锐荣说:“交通行业与广大群众的出行密不可分,从事公交行业最重要的是坚守承诺,秉持真诚的态度来服务大众。

延续:春节驻守汽车站,保障城际交通运力

几十年如一日,从在岗到退休,陈锐荣始终牵挂着番禺的公交行业。
空闲时坐公交车,走访公交总站,观察更新换代的公交车……陈锐荣对公交行业的热爱和敬业也在儿子陈伟明身上流传。

1994年,陈伟明正式入职当时的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番禺分公司。
回忆起小时候对公交车的印象,陈伟明说:“由于父亲的职业,从小经常接触公交车,喜欢‘游车河’, 自己是在公交行业的熏陶下成长。
”对陈伟明而言,从事公交行业是因为能追崇父辈事业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一段有意义的工作经历。

在公交行业多个岗位留下身影的陈伟明,对2004年春节期间的经历印象深刻。
当时任职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番禺分公司营运部包车业务员的陈伟明带领团队购置20台45座的安凯客车,以疏运春节期间的客流。
从大年初四至初七,陈伟明连续数天驻守在广州市汽车客运站,保障珠三角城际车辆的运输工作。
“春运期间的客车发班时间需要考虑火车的运营时间表,我们的客车当时大部分在晚间运行,每晚需要跑三趟。

节假日上班已成为公交人习以为常的经历,在陈伟明看来,选择了公交行业,就必须做好节假日随时上岗的心理准备,积极为城市做好服务。
“有付出便会有收获,城市的公交运营是由每位公交人付出的一点点努力汇聚而成。

岗位不同,对公交行业的热爱仍在持续。
管理公交车灭火器2437支,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灭火器装置2306个,救生锤5056个,66辆停运车消防安全……2014年,陈伟明调岗,任消防管理员一职,大大小小的消防安全问题都需要陈伟明事无巨细地处理,随时配合车队司机了解车辆的消防安全状况。

创新:开拓公交新业务,延续家族公交情

在陈氏三代人中,陈伟明也成为了家族中的“老公交人”,而他的儿子陈梓浩也在公交行业中绽放青春之光。

“小时候对公交车没有很深刻的认知,只知道爷爷和爸爸从事的职业与公交车相关。
”“90后”陈梓浩在童年时期对公交车的印象和认识多从父辈口中得知,或是看到在道路上行驶的公交车身影。

读书时期,陈梓浩攻读通信技术专业,毕业后,家人建议他从事公交行业相关的职业,起初他产生过排斥的心态。
当真正投入到一线工作时,陈梓浩才逐渐发掘公交行业的魅力。

2017年年初,陈梓浩正式入职广州巴士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广州市番广客运有限公司,任资料员一职。
随着公司运营业务的扩展,2017年9月,陈梓浩任创新业务负责人,负责番禺片区的公交创新业务,例如,如约巴士项目。

陈梓浩指引街坊搭乘如约巴士 图/受访者提供

陈梓浩说:“番禺片区的如约巴士项目起初只有两三条专线,主要为上班族提供通勤服务,随着团队力量的壮大,番禺片区的如约巴士也开展了创新业务,如开通学生专线……”陈梓浩负责的工作内容与爷爷、父亲负责的工作内容大相径庭,在他看来,自己也是见证了公交业务的新发展:“创新的公交定制专线业务,是随着交通行业时代发展演变而来。

入行后,陈梓浩更能体会父辈们的工作。
“在印象中,爸爸在我小时候经常早出晚归,逢年过节很难相聚在一起,当时不理解。
但当自己成为一名公交人后,我明白了爷爷和爸爸当年的付出。
”2017年、2018年的春运,陈梓浩投入到广州南站的公交运营保障工作:“当时广州南站的公交配套刚起步,我和同事通宵达旦驻守,有了在一线的工作经历,更能体会爷爷和父亲曾经对我的教诲。

在陈梓浩印象中,爷爷是一位爱岗敬业的公交人,时常叮嘱公交后辈们要多下车场走访、调研。
老一辈的工作经验对陈梓浩的工作内容大有启发,“虽然现在有信息化技术统计客流数据,但乘客的舒适度、乘客对线路的评价都需要我们在实地中调研、考察。

凡事脚踏实地、亲力亲为地投入一线岗位的工作态度,早已刻在陈氏三代公交人的心中。

(《广州公交文脉》策划发布为原创内容,版权归羊城社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羊城派

策划 | 孙爱群 刘云

统筹 | 刘云 严艺文

责编 | 王敏

海报 | 蔡红

校对 | 谢志忠

标签: 番禺  公交 
关于我们
我们成立于2024年夏,是给广大网友提供生活知识的平台,非盈利性质平台,主为广大网友交流分享生活当中的一些生活技巧,知识类的经验交流。
关于我们
主体介绍
扫码关注
技术支持:元老 QQ:97093008琼ICP备20240317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