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合双清已引进19家高科技龙头企业,未来将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企业总部基地”全链条发展环境 受访企业供图
刚刚过去的2019年,由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力合双清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双清基地”)交出一份靓丽的年终答卷。
优中选优——力合双清创新基地·力合紫荆智造中心(以下简称“力合紫荆智造中心”)截至目前已引进新能源、光电通讯、电子信息等19家高科技龙头企业进驻。其中,包括1家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其他也均为行业龙头或重点企业。
科创引领——2019年以来,成立力合双清才智服务基地,组建“清溪镇企业专家智库”、开办“银瓶公益大讲堂”等,链接技术、资金、产业等创新资源,拓宽资源共享渠道,“积众之力”推动产业协同发展。2020年2月,力合双清创新基地·力合紫荆科创中心(以下简称“力合紫荆科创中心”)即将启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力合科创集团等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将在这里汇聚。
……
当前,东莞正面临“三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作为清华大学与东莞市政府全面合作的重要成果、引领清溪镇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四大引擎之一,双清基地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力合科创集团等优质资源,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企业总部基地’全生命周期、全生态链、全方位、一站式的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和科技创新服务模式,赋能实体经济,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双清基地负责人权君表示,双清基地将秉持科创引领,赋能实体经济的目标,引入优质企业、优质项目,为东莞加速融入大湾区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成绩斐然:承接深圳产业外溢 赋能东莞实体经济
2019年12月的一天,在力合紫荆智造中心一栋特别定制的智能制造厂房里,装修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赶工。这是东莞市恒宝通光电子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基地。“厂房预计将于2020年1月份完成装修及生产线布置,3月份开始投入生产。”该公司董事会秘书魏雄志表示。
在此之前,为了寻找合适的生产场所,魏雄志和管理团队先后奔赴深圳周边的多个城市,也先后在东莞的多个产业园区实地考察,最终还是选择落地双清基地。
“落地该基地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力合双清所具有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科研背景,以及力合科创集团的产业服务能力。”魏雄志表示,基地处于临深片区,同时所处的清溪镇也是深莞惠三市几何中心,选择于此,区位优势明显,且距该公司深圳总部仅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方便沟通。
这是2019年双清基地的一个常见场景。当前,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正在加速推进建设的双清基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目前,仍在建设中的力合紫荆智造中心总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大部分载体已投入运营,引进的19家大型高科技企业各具特色,其中绝大多数为深圳产业外溢的优质企业。
秘诀在哪里?在实体的建筑空间之外,基地有着怎样的禀赋吸引众多企业前来落地?作为清华大学与东莞市政府全面合作的重要成果、东莞市重大项目,双清基地是落实市校合作协议、推动产学研合作在东莞市落地的产业化平台项目,承载着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力合科创集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
据权君介绍,双清基地是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精心打造和培育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公司——力合科创集团投资建设,以科技创新服务为主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企业孵化,有效聚集创新产业链的技术、人才、载体、资金四大要素,逐步形成应用研发、人才培训、创新基地、投资孵化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成立20年来,力合科创集团累计孵化服务了科技创新企业2500多家,培育上市公司2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以及众多明星科技企业。力合科创集团取得的经验和成就正是双清基地发展的基石和支撑。当前,在“三区叠加”的历史机遇前,制造业立市的东莞亟须获得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而依托众多科技创新资源的力合双清,从成立之日起就走上了一条科技创新为引领、赋能实体经济的发展之路。
优中选优:19家入驻企业均为行业龙头或重点企业
力合紫荆智造中心10栋一单元工业厂房,在东莞市兆东电子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车间里,一台台自动化设备在一刻不停地运转。该公司生产的SMD贴片功率电感和高频变压器等产品将用于创维、康佳、步步高、长城等企业的产品中。
兆东电子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柯爱亚电子有限公司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柯爱亚电子成立于1997年,深耕电感器的研发和生产已有20多年。
“去年兆东电子的年产值达1亿元。”该公司总经理刁广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0年公司将在双清基地投入5000多万元上新生产线,扩大产能。
梳理入驻基地的19家企业,既有2019年10月份刚刚登陆深圳中小板的深圳市锐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有深圳市百强企业、中国光器件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的恒宝通,更有为国家电网、中国中车等企业提供特种电阻元件的广东意杰科技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入驻企业的落地速度也同样颇为迅速。19家入驻企业中已有10家已投产,8家将于2020年上半年陆续投产,1家将于2021年投产。
在双清基地的产业规划中,将重点规划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等三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3+1现代产业链体系,形成高端制造、高端研发、高端服务的核心产业集群。未来三年内,基地还将陆续引入总部类企业15-20家,生产企业20-30家,生产服务型企业30-50家,研发型、初创型及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50-80家,力争3-5家企业成功上市。
科创中心:汇聚高端创新资源 助力东莞创新发展
2017年,力合双清成立力合东莞产业引领服务中心,专注于东莞企业的产业服务,围绕“产业+科技+金融+人才”四个维度,在产业引入、产业技术、产业资本、产业国际化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服务能力,助力企业实现技术升级、模式升级、资本升级,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引领区域产业创新发展。
2019年,成立力合双清才智服务基地,把“企业需求”作为核心定位,赋能实业,助力创新;组建“清溪镇企业专家智库”,汇聚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力合商学院等多家顶级教育机构学者,以及来自华为、联想等知名企业实战专家,大咖云集,思想碰撞;开办“银瓶公益大讲堂”,立足大湾区,开讲事关企业发展的技术性课题和学术性问题;共建“企业共享大学”,共享人才培训资源……2019年以来,双清基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创服务活动,积极为企业赋能。
正因如此,力合双清先后获得“东莞市科技金融工作站”“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等多个服务平台认定,其所运营的力合星空·双清孵化器获得东莞市市级孵化器认定。
但对于致力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企业总部基地”的全链条发展环境的力合双清而言,现阶段的成果只是一个开始。
从双清基地了解到,该公司将于2020年春节过后启动力合紫荆科创中心,运营载体为孵化楼、研发楼及中试厂房,届时将汇聚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力合科创集团等高端创新资源,成为企业资源对接、技术研发的一个重要平台。
目前,东莞全市正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力合双清将立足于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发展,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服务,帮助企业实现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资源的互联互通。”权君表示,力合双清将通过加强对企业产业需求的服务,加快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科技创新服务生态圈,集聚更多创新资源,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助推东莞加快向创新型一线城市挺进。
张华桥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