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位于新干县的江西天宇化工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卸载购自位于樟树市的江西蓝恒达化工有限公司的液氯入仓。天宇化工公司与樟树市的化工企业在液氯、烧碱和氢气方面有广泛合作,今年已购买江西蓝恒达化工有限公司液氯达1万多吨。通讯员 李细兰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点水利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通讯员 曾双全摄
中国江西网讯(本报 黎 军 邹海斌)经济联合是试验区合作最基本特征和最重要基础。既是合作,就不能剃头担子一头热;既是造福民生和社会的发展,就应当保持恒久的热度。
如何保证合作持续迸发内生动力?探寻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规律和有效措施,成为试验区良性运行、行稳致远的根本所在。
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是试验区合作的实质诉求。对于跨行政区的三市六县而言,这篇文章又该如何谋篇布局?
一周多的调研访问,依稀得到一个答案——创新。
创:从单干到抱团
一个是小而精,一个是大块头,从竞争到合作,再到联盟,金阳钢艺与新钢演绎了一段产业良缘。
6月12日,在樟树市采访,谈起新宜吉六县跨行政区转型合作试验区建设,江西金阳钢艺总经理吕志勇特别有话说。吕志勇向透露,他参加试验区相关会议不下5次,特别是在4月28日试验区钢铁联盟会上,代表联盟企业作了发言。
“这个试验区,我们会尽心尽力去做,做好了肯定会惠及六县企业,增强大家的幸福感、获得感。”吕志勇信心满满。
金阳钢艺与新钢的行当都是做“工业粮食”——钢材。“我们之间很有渊源,最初是竞争关系,后来成为合作伙伴。”吕志勇说。
金阳钢艺与新钢合作已有十几年——新钢供料,金阳钢艺加工、销售,最后服务于樟树金属家具、新干箱包、江铃汽车零配件。这种合作关系,让金阳钢艺由小长到大,建立了赣中板材加工配送中心。
吕志勇说,金阳钢艺通过新钢近距离来料加工,为客户个性化定制板材,极大地降低了当地金属家具企业的库存与现金流积压,提高了金属家具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樟树市金属家具产业链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干县箱包企业的拉杆,也大量采用金阳钢艺的产品。去年,金阳钢艺占新干县箱包企业拉杆份额的50%。
建设新宜吉六县跨行政区转型合作试验区,被已经尝到合作甜头的金阳钢艺视为企业二次腾飞的良机。新钢公司提出“三年再造一个新钢”,金阳钢艺也提出了“三年翻一番”的目标。吕志勇说:“任何一个好举措都会惠及合作各方,只要有成本、质量优势,企业都能够从中获得红利。”他举例说,樟树港河西码头建成后,新钢的物流成本会下降,产品就会降价,试验区的用钢企业便能从中受益,进而形成利益共同体。
平台成就未来。吕志勇说,试验区是一个惠及多方的好平台,建议六县政府和企业抓住机遇、精诚合作,就一定会创造出想象不到的价值。
4月28日,新宜吉六县跨行政区转型合作试验区钢铁产业合作论坛在新余举行,会上签订的樟树金阳钢艺公司加入新余钢铁产业联盟、新钢公司新余分销平台设立,以及新余分销平台与六户终端用户购销等三个产业合作项目,将有力地推进试验区钢铁产业大发展。
5月28日,新宜吉六县签署旅游联盟合作协议,标志着“3+6”抱团发展旅游,推进区域内旅游协作,探索广告互换、客源互通、品牌互推、道路互通、节庆展会互邀。6月1日,试验区内的仙女湖、中国古海、中国洞都等13家重点景区正式实行互相减免门票。
医药产业合作也被提上日程。仁和集团党委书记许国雄说,期待试验区六县工信委、药监部门牵头成立医药产业联盟,整合资源、资金、人才、政策,合力解决区域内医药产业发展难题。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力,试验区在转型合作上正迈开步伐。吕志勇希望试验区下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谋突破。比如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不让试验区成为“失言区”,而是打造为典范区。
创:从认知到开放
没有认知,便难有认同,更难以融合。新宜吉六县跨行政区转型合作试验区作为一项新事物,需要汇聚各界广泛认同。
连日来,辗转于各地探访,发现有的县干部群众对试验区建设比较熟悉,有的则感到陌生。
“对试验区的宣传力度还不够,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提高政府、企业和群众对试验区的知晓度,只有认知了才能走向认同。”6月14日,上高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卫东对说。他建议试验区从认知做起,凝聚共识,逐步实现真正的融合。
“经济有合作,交通有互联,社会有依存,文化有共鸣。”新余市工信委总工程师陶从知这样描述试验区,希望新宜吉六县破除区域壁垒观念,大家不分你我,在观念上求新、理念上求变、措施上求实,实现共推共建共享。
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融合,思想观念必须解放。
樟树市是全国百强县,2017年位居百强榜第90位,较上年前进了8位,是试验区六县里经济实力最强的县。樟树市药业局副局长廖春红表示,樟树市发展得好,主要得益于该市包容、开放的理念,在于政府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做好服务。
采访中,一名企业负责人直言,行政区划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将成为新宜吉六县跨行政区转型合作试验的“拦路虎”。
廖春红向透露,樟树现有36家药品批发企业,价格好、服务优、配送快,走在了全国前列,参加一些地方的药品招投标却难以中标。樟树药品企业对此有怨言,盼望试验区能带头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营造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
“经济发展需要我们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让企业在同等条件下竞争。公平的环境最重要,只有公平才能推动深度合作。”廖春红如是说。许国雄也表达了类似的诉求,他希望试验区六县敢于创新,在对待各地企业时做到政策一致,给予普惠待遇,为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创:从区域化到差异化
六县跨行政区转型合作中的产业转型与升级,既是重中之重,更是亟待突破的瓶颈。
据了解,试验区内各县市产业特色鲜明,但部分产业趋于同质化。
樟树市、新干县依托清江盆地丰富的岩盐资源,大力发展盐化工产业,各自建立了省级特色产业基地。
新干县发改委主任祝燕飞说:“如果都搞基础化工,就是竞争;如果发展精深加工,就会形成产业链。”
樟树市是“中国药都”,医药产业枝繁叶茂;近年来,峡江县的医药产业也是风生水起,方兴未艾。在相邻区域崛起两个医药产业集群,面临同质化竞争的困局。峡江县一名干部坦言,试验区六县现有的产业来之不易,产业转型并不容易。
如何让资源在试验区内合理流动,引导企业差异化布局产业方向,避免同质化竞争,最终走向经济一体化?
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新余、宜春、吉安三市发改委就“试验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事项,已聘请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团队负责编制工作。该团队将围绕产业链发展及其集聚区总体布局等课题,提出推进六县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思路、重大政策以及需要补齐的合作短板等建议。
“试验区一定要有‘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理念。”上高县工信委副主任况剑锋认为,优化试验区的产业布局,需要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激励,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布局六县产业分工,在产业链上找到最佳位置。
在试验区,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转型合作的重要性。
樟树市蓝恒达化工与峡江县天宇化工的产品分属上下游。天宇化工副总经理王司春说:“两地如果能实现资源共享,天宇将有可能进一步用到蓝恒达化工的氢气、氯碱等相关产品。”
峡江瑞林制药与樟树的五洲医药、九州医药,在药品批发和中药加工上都有业务往来。瑞林制药相关人士表示,在某些局部市场与客户资源上,他们与樟树医药企业有竞争。下一步,瑞林准备调整专攻方向,朝某个专业发力,以期在区域化合作中分得一杯羹。
在转型中合作,在合作中转型,在互补中共赢。试验区正为经济一体化搭建舞台,期待企业长袖善舞。
创:从良好开局到可持续发展
跨区域合作,往往会面临这样的质疑:能不能拢得起,拢起来了能不能落地,“三板斧”之后能不能可持续?
这需要三市六县各担其责,需要创新体制机制调动“3+6”的各方积极性。
新余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文冰说,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推动下,新余、宜春、吉安三市开明开放,六县跨行政区抱团,现在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
为了推进试验区建设,新余市成立了新宜吉六县跨行政区转型合作试验区办公室,从新余市发改委、渝水区、分宜县抽调人员,充实试验区办公室工作力量。新余市还在协调宜春市、吉安市,借鉴“长三角”交叉挂职的经验,从樟树、上高、新干、峡江四县市抽调干部前来挂职。
除了机构保障,还需思想上的到位和举措上的创新。
在为期一周的采访中,发现新宜吉六县由于各自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对试验区的诉求不尽相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地方的政府部门和干部,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靠大联强、从试验区获得红利,而对如何融入建设缺少思路和措施。
在试验区,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避免重复建设的呼声不小。近年来,新宜吉六县建立了规模、层级不一的各类工程技术中心、检测中心、医学影像中心,但多数开发、检测、利用不足。由于行政区划的不同,一些需求方只好舍近求远,送往南昌等地检测。
唤醒这些“沉睡的资源”,试验区正在行动中。
为实现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和服务共享,试验区已经达成共识,签订了《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合作协议》。
这个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由新余、宜春、吉安三市工信委负责建立共享工作机制。鼓励试验区六县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将自有的技术、检测、研发平台对外开放,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对六县企业开展服务,给予当地企业同等优惠价格,并免费提供培训、信息类服务。
“事业是干出来的。只要改革能惠及各方,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试验区就有奔头。”新余市发改委主任夏文成表示,这项试验不是一两年可以干成,而需我们以夙夜在公的精神坚持做下去。试验区有专门机构,有人员办事,有机制在运转,逐步融合,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相信未来一定会收获成功。
访谈
受访者:省发改委地区经济处处长朱建军 问:试验区建设开局良好,怎样才能保障其内生动力不断勃发而实现长效发展呢?
答:如何让试验区合作保持可持续的内生动力,我的观点是:以共识聚人心,以共创合众力,以共赢惠各方。同时,在机制要有保障,在实践中要勇担当。
首先,“1+3+6”的协调机制是重要保障。“1”即指省直有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用于顶层设计和统筹决策;“3”即指三个设区市再形成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协调机构,对接方案落实;“6”即指六县项目推进小组,负责项目的具体执行。这样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协调机制,并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战略定位的落地,需要蓝图,即规划。用规划来统一三市六县共识,并作为实施方案的软约束。规划将通过体现各方诉求点、共赢点,按照协调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的思路,以最大公约数的概念来凝聚合力,增强各地实施方案的自觉性。二是强化项目实施。省级层面主要负责项目资金补助和争取;市级层面负责协调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县级层面则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负责项目的执行到位。三是强化政策保障。主要指省级层面将对这项首创的探索,在要素资源配置以及国家资金争取上给予政策倾斜;同时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放地方更大的自主权。
其次,作为跨行政区合作的这项试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一定会遇到瓶颈。只要各方本着合作共赢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法,善为担当,就能一点一点突破瓶颈。
虽然在合作过程中,各方的赢面会不一样,获得感会有差异,但只要大家都能找到赢点,共创才能更有力,共识才能更扎实,才能把跨行政区合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惠及六县人民甚至全省人民!
链接
★专家建议——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研究所副所长、国际经济学系副教授胡培战
1.关于破解跨行政区问题。试验区是在新余主导之下的六个县合作,一个是设区市单位,其他则是县级单位,新余下辖两个县比较好管理,但另外四个县分别由另两个设区市管辖,存在双重领导问题,给试验区的行政体制定位提出了一个问号,这比同一层面的合作更难。
建议: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引领下,理顺试验区行政体制,下放权力给试验区,在试验区大胆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减少行政管理层级。同时要明确试验区办公室的行政级别,到底是县级层面,还是市级层面。目前这个机构只是一个协调机构,没有人事任免权与财政权,与市、县在协调过程中出现问题怎么解决?成立办公室是对的,先从合作的方式、益处、观念等“虚”的方面入手,慢慢进入一些可以合作的领域与项目,先易后难,也许要经过3至5年的时间,让办公室一步步从“虚”走向“实”,解决管理权限冲突的问题。
2.关于破解转型问题。三市六县转型发展最重要的是进行经济转型,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这也是推动试验区发展的合力。现实中可能存在你防我、我防你的问题,存在上级让我做,我就做一点的想法。
建议:要树起旗帜,凝聚共识,共建项目,合作共赢。由于每个县的产业基础不同,要推动六县从孤立的发展到合作的发展,最后到开放发展。转型的前提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六县要有合作共赢的理念,要让大家从融合感受到更大的能量,尝到合作的甜头。比如大家共同推动服务于六县的重大项目、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通过试验区这个平台,向省级、国家级层面申报、立项,而这是单独一个县无法争取到的。
★行业行动——新余市钢铁产业联盟
为推进钢铁产业资源要素配置、寻求区域合作新机制,新余市钢铁产业联盟将致力于做好以下几件工作:
1.建设钢铁产业联盟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服务惠及会员企业。该中心可进行化学成分、物理性能、金相组织的检测,检测费用和时间将比新钢检测中心大幅降低和缩短,出具的检测报告效力等同新钢检测中心。
2.成立专家委员会。通过建立专家库,不定期地服务会员企业招商引资、新上项目论证、产品研发和共性技术攻关等。
3.建立会员企业基本信息库。将会员单位主要装备、产量规模、生产产品等基本信息收集整理,汇编成册,形成电子信息库,实现资源共享,便于钢铁产业对接市场、招商引资、企业品牌展示宣传。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