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新投用的
TPV冷却水管生产车间里
一条挤出线正在高效运转
长约50米的产线上鲜有工作人员
原料准备、挤出、冷却等
工艺流程均自动化完成
冷却管源源不断地从产线上产出
“这条生产线制造的就是我们的拳头产品,TPV冷却管,它是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的冷却管路。”苏州吉润新能源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总监陈启荣告诉,“它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减重降本。”
小管路,大收益
仅凭这款TPV冷却管
今年年初吉润汽车就签下了
来自上海汽车的订单
预计全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
整个生命周期大约可给企业
带来3亿元的产值贡献
减重降本的秘诀是什么?
“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让这款TPV冷却管完全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电池耐高温、轻量化的要求。”陈启荣用两组亮眼的数据来印证:与传统用于制造冷却管的橡胶材料相比,TPV材料的密度比水更小,减轻了50%的重量;与尼龙材料相比,降低了20%的成本,恰恰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更为迫切且现实的需求。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达到49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有177.3万辆。也就是说,平均每出口3辆车中,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新变化,消费者有新需求,汽车零部件企业也要加速转型升级。”苏州吉润新能源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翠华告诉,正是瞄准了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近年来,企业发展方向从生产传统汽车零部件转型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目前,消费者所熟知的沃尔沃、大众、长城、吉利等品牌均与企业达成合作。
只有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
才能加快做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深谙其道的吉润汽车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始终专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新工艺和新技术。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整车的动力来源,电池结构件的开发,直接影响车辆的续航里程和行驶安全,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较于传统的方形电池,大圆柱电池能提升一辆新能源汽车的行驶里程、安全性能,也更方便车身排布。”袁翠华表示,为抢抓机遇,企业在行业内率先布局了大圆柱电池结构件的研发和技术攻关,斥资1600万元引进了先进的精密冲压设备,把对精度的控制要求转化到大圆柱电池结构件的生产应用上来,以满足新能源市场客户的需求。
新赛道、新工艺、新引擎
漫步在苏州吉润新能源部件
股份有限公司的新能源工厂
扑面而来的是
从“新”出发的崭新局面
充盈内心的是
向“新”发展的澎湃动力
“小零件”跑出“大马力”
吉润汽车正驰骋新赛道,焕发新生机
来源:张家港发布
编辑:小尹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