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要点 / 正文
盈江到腾冲汽车时刻表,足音民族文化新时代顺应影像尊重(阿昌族新时代足音民族民族文化)

Time:2024年09月20日 Read: 评论:0 作者:神尊大人

《新时代云南民族影像志》宣传片

在描绘美好未来的图卷前

我们共执画笔

盈江到腾冲汽车时刻表,足音民族文化新时代顺应影像尊重(阿昌族新时代足音民族民族文化)

盈江到腾冲汽车时刻表,足音民族文化新时代顺应影像尊重(阿昌族新时代足音民族民族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奔赴同一个梦想的路上

我们携手同行

12月25日-2024年1月9日每天21:00档

云南卫视大型系列纪录片

《新时代云南民族影像志——团结进步的足音》

见证云南各族儿女

自信自强

奋进新时代

由云南广播电视台与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联合制作的大型系列纪录片《新时代云南民族影像志——团结进步的足音》,见证云南在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在我国,云南是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26个,“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承诺中,云南各民族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主动服务和融入全省现代化建设,加快了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各民族和谐交往交流交融,大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云南各民族群众的生活有什么改变?他们如何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如何在有形有效有感的奋斗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6集纪录片聚焦白族、独龙族、景颇族、佤族、布朗族等15个云南特有民族和人口最多的汉族,通过全新影像叙事手段和更年轻化的语言表达,在中国梦“这十年”的新时代大背景下,以讲述普通人生活的“变迁”来记录时代的发展,在充满活力的故事中感受中华儿女的进取之姿、奋斗之志、创造之力。

阿昌族,集中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陇川县,少量散居在芒市、盈江和腾冲龙陵、云龙等地以及邻省。
阿昌族善种水稻,精于“户撒刀”的锻制。

项老赛是远近闻名的户撒刀王,熟悉他的人都称他老项,四十多年灼烧和锤炼的经验,把老项的锻刀技艺,炙炼得炉火纯青。

自古以来,户撒刀是周边山地民族的最爱,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户撒刀成为了一件承载文化、追忆往昔的工艺品。

在项老赛等一代又一代阿昌族人的传承和创新下,户撒刀制作成为了一项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产业,在他看来,制作户撒刀不仅是阿昌人的传统技艺,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融汇着各族人民对它的喜爱与赞美,也倾入了阿昌族人民深厚的情感。
靠着这门手艺,阿昌族群众的生活也越过越红火。

曹树元是梁河县小有名气的阿昌族网红电商,他的电商平台“阿昌山”专营阿昌族地方土特产,到今天已近十个年头。

经过十年的摸索与努力,皂角米、紫糯米、酸木瓜等五十多种阿昌族原生态土特产,通过曹树元的“阿昌山”走向全国,网店年营业额从起步时的三十多万元,上升到了四百多万元。

曹树元希望,继续发挥青年领头人作用,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带领更多乡亲增收致富,用实际行动让阿昌族和各民族群众一起用奋斗创造美好新生活。

不止是阿昌族的传统文化走向远方,阿昌族独具特色的美食也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品尝。

过手米线是阿昌族的传统美味,因无需碗筷,直接过手便可食用而得名。
在阿昌族看来,享受生活,不一定要有山珍海味、绫罗绸缎为伴,简单、随性的过手米线,便是自然赐予阿昌族最为珍贵的礼物。

弘扬民族文化,把祖辈传承的手艺,做成“特色产业”,把本地物产做成“特色品牌”,在新的时代,阿昌族正通过自己的努力,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与这片土地上的其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局面。

大型系列纪录片

《新时代云南民族影像志——团结进步的足音》

第十四集《倚刀而歌》

云南卫视

今晚21:55播出

敬请期待!

标签: 阿昌族  云南 
关于我们
我们成立于2024年夏,是给广大网友提供生活知识的平台,非盈利性质平台,主为广大网友交流分享生活当中的一些生活技巧,知识类的经验交流。
关于我们
主体介绍
扫码关注
技术支持:元老 QQ:97093008琼ICP备20240317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