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时尚 / 正文
闲鱼的汽车膜,大坑千万不要指南车膜避坑(大坑千万不要品牌车主指南)

Time:2024年07月26日 Read: 评论:0 作者:雨夜梧桐

前言

今年618期间车膜有了不俗的降价,个人还是认为,如果追求车膜的极致性价比,那么山由低价型的建筑膜是最好的方案,买2米×1.52米的产品8贴侧后,买1.5米×1.52米的产品11贴前挡,再找个180或者210元的当地施工,全车贴膜,不除旧400多搞定,除旧的话再加100块。

而购买商品可以看下面的天猫链接,通过淘金币+6月17日晚上八点开始最后凑1200-100券,可以做到705到手魅蓝+全套或者用魅蓝+前挡黛绿+后挡来混搭,包含除旧705元,旧车要除旧换陶瓷膜的优先选这个成品的。

闲鱼的汽车膜,大坑千万不要指南车膜避坑(大坑千万不要品牌车主指南)

然后总有人要问我,其它山由品牌的某某款怎么样,我这里简单直接说一下,要么就走便宜贴建筑膜,要么就去凑单705上一套魅蓝+或者黛绿+系列,其它产品都比不上这两个方案的性价比,和他们一比都是踩小坑,不合算,不想再研究,简单wunao直接就两个方案选一个就行,一切根据想花多少钱,不用去考虑所谓性能,隔热真的没什么本质区别。

闲鱼的汽车膜,大坑千万不要指南车膜避坑(大坑千万不要品牌车主指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车膜的小坑与大坑

像比如说现在花600多贴了山由魅蓝,以及比如说天猫店买了线上的龙膜畅悦买贵了,我认为这些都是属于踩小坑,所谓贴车膜踩坑,就是指多花了多少钱,没多花钱,都不算踩坑,小亏的都不算亏,也就是小坑。

贴车膜尽量别踩大坑就行,我个人认为损失比较多的大坑分别是:

1、 贴了4S店赠送的染色膜

2、 被4S店合作方PUA套路升级

3、 购买了车企和车膜厂商合作的PDI产品

4、 购买了进口大品牌的非进口车膜

5、 购买了信号屏蔽严重的镀铝膜

6、 购买了线上高价或者因为线上高价建立错误认知

这六条我们下面分别来说说具体的坑点,掌握这些坑点的底层逻辑可以保证肯定不踩大坑。

4S店赠送染色车膜的坑

基本上去4S店买车,普遍以赠送3类精品为主流:车膜、脚垫、行车记录仪。

这里只讲车膜,一般以4S店为主体直接赠送的车膜会是染色膜。
这里的主体意思是车膜没有冠以汽车品牌的名义,就是随车精品赠送,这种膜大概率是染色膜,并且施工是要去到4S店的指定合作方。

这种车膜普遍是目前车膜中价格最低(1.52米定宽,几块钱就能买1米)的存在,它作为薄膜靠染色剂调整颜色,只隔光不隔热。
,并且使用寿命短,平均2年左右会出现褪色,3年左右染料成分会分解,产生小分子气体,进而产生气泡。

后挡风玻璃的气泡就全是因为这种膜而出问题。

所以满足上述条件的4S店赠送膜不要贴。

4S店赠送膜的PUA套路升级

4S店也知道上面这个膜是很差的产品,施工店也知道染色膜也是低端产品,之所以赠送,还有套路在后面。
要知道如果4S店送了,车主跑到店里要贴了,那就基本代表车主是不懂车膜产品的了,后面的套路车主就很容易中了。

拿着染色膜到店后,店主普遍都会告知,4S店赠送的膜品质不行,会用上话术。
要不要贴一下店里的好膜,可以把4S店赠送的膜给他们店里,抵扣一部分价款,优惠价给贴一套好膜。

并且会装模作样得拿出烤灯,分别让车主感受下染色膜的隔热体验,和他们口中“好膜”的隔热体感,车主如果不懂,那就大概率要中计了。
面对这种话语攻势,其实相当数量的人都拉不下面子拒绝。
更有甚者,拒绝店主,就要贴染色膜后,店主会上一些PUA话术,诸如“别人车主都升级的”,“我是为你好”,”你太在乎价格了“,”舒服比钱重要“等等。

基本上在这样的套路下,如果买了,都是按市场价翻倍卖的,比如我身边同事,去贴膜,人家套路他花2000升级他坚决不肯,最后是花600升级,贴了套无品牌陶瓷膜。
这种陶瓷膜按批发价差不多一套100-150,算上店主给安排的工时费价值200市场价,店主的毛利率还是相当可观的,自己花600能贴个国产带牌子膜了。
当然600算是坑得少的,最怕是花几千店里升级了。
要知道600的膜去测烤灯,瞬间体感也是完全不热,这个套路是欺负新车主最坑的了。

车膜和车企合作的PDI产品

PDI产品指的是车膜企业和车企定制的车膜,一般一套型号专供一家车企。
比如龙膜和奔驰PDI,龙膜和宝马PDI,东西都差不多,型号是两套型号。

像龙膜和威固的部分PDI官网还查得到,更多小厂PDI,以及更多品牌的PDI产品,消费者都没办法知道他们是什么等级。

PDI车膜产品最早就是用在BBA的捆绑装潢包,俗称QJ包,是一种加价手段,反正又不跟车主承诺型号,用的东西成本越低,车企利润自然越高,但是如果不买,人家当时就不卖车,所以贴了就贴了,问题不太大。

现在这个时间段,传统豪华品牌都在大降价,这时候哪里还有底气捆绑销售呢,可千万别听了话术,买车的时候自己送菜,去买PDI车膜,自己出门找个品牌店贴都是又便宜又好。

另一个代表就是便宜品牌的PDI,比如奇瑞龙膜=镀铝金属膜,比亚迪龙膜,比亚迪KDX膜,在闲鱼有大量资源。
这种就是属于国产膜,贴个大品牌牌子,弄个所谓的电子质保,但卖小几百人家还赚钱,车膜企业和车企还要分钱,究其原因,这种膜都是工艺水平低,成本低的产品,虽然坑补了多少钱,但也真的别碰。

综合一句话,PDI车膜都别买,这是人家厂商赚钱的项目,车主指望从里面捡便宜,逻辑上就是不可能的。

进口品牌的非进口膜

目前车膜在售进口的大品牌包括:龙膜、威固、量子膜、3M、强生。

我一直是一个建议,买大品牌就买经典的核心款,车膜不存在什么技术革新,不要买新款,就买核心的原装进口款。
进口品牌,在国内生产制造的车膜不要买,不如直接买国产膜。
普遍就是性能不好,就是品牌,测试过,都比不上同价位国产。

这个坑没那么大吧,反正强生这个玉石不管比参数,还是实测表现,都比国产大品牌更贵,性能更拉,也没有进口膜使用海外生产基材的背书,比起前面几个坑不那么大,但现在真的没必要了。

信号屏蔽严重的镀铝膜

车膜信号屏蔽一直存在,这和隔热原理息息相关,反射膜靠反射隔热,信号也一起反射了,自然会影响到信号。
吸热膜不靠反射为核心原理,自然对信号影响小。

对信号影响最大的车膜就是镀铝膜,一般名称就叫金属膜,不会加镀铝两个字。

比如KDX线下不少门店,大众点评还有KDX的C系列套餐,价格不贵,还能上电子质保,新车主可能会认为牌子也可以,所以买了。
但这种镀铝膜会极大程度影响信号,所以要甄别。

而我们说的磁控溅射、多层磁控溅射也是影响信号的,实际体验之所以不影响,那是因为城市信号基站建的太好了,所以不影响。
只要不跑那些信号建设不好的景区、偏远城市、乡镇,那就不用担心磁控溅射工艺挡信号的问题,只要规避镀铝膜就行。

购买了线上高价或者因为线上高价建立错误认知

最后说说我认为一个坑点,高价的大家未必会踩,但一些价格会给人建立错误认知。

比如经常有值友问,线下1000左右的山由冰萃怎么样,并且大家都往往认为这东西超值。
之所以有这样想法,因为线下的冰萃能上电子质保,并且线上卖冰萃,要3000多,自然就觉得1000捡漏了。

但实质上它就是个2mil的标准陶瓷膜,山由建筑膜能400买到,买参数好的魅蓝+套餐,618凑单能到705的价格,他们在同品牌,同等级工艺,用起来效果就是一样的。
如果算别的品牌,科为自然风光的陶瓷厚度还能到3.5mil,类似隔热参数,膜还更厚一点,也是五六百的价位。

冰萃就是山由放线下的款式,线上就是扛价格,让车主以为它“高端”,所以这个逻辑认知是需要建立的。

同样龙膜畅悦,我还站内看3099的线上固定价格,某些爆料说好价。

但用点评搜搜,都能搜到2200全套的价格,也是上电子质保,这里还不算到了线下和店主砍砍价,这种店要求送几次精洗,送个打蜡之类的拉扯。
所以价格认知是多方面的。
一些虚高的价格大家不见得会去买,但会被虚高的价格,影响建立错误的价格认知,这也是车膜产品中常见的坑。

尾巴

以上六个是我自己看了那么多回复,总结出的6个坑。

最不踩坑就是买个便宜的先用,400多含安装的建筑膜就是非常好,是一定掉不了坑的选择。

标签: 车膜  镀铝膜 
关于我们
我们成立于2024年夏,是给广大网友提供生活知识的平台,非盈利性质平台,主为广大网友交流分享生活当中的一些生活技巧,知识类的经验交流。
关于我们
主体介绍
扫码关注
技术支持:元老 QQ:97093008琼ICP备20240317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