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电知识 / 正文
汽车最终归宿,华为三大中国汽车归宿制造业比亚迪(华为比亚迪汽车鸿蒙都是)

Time:2024年08月02日 Read: 评论:0 作者:雨夜梧桐

在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乘用车)市场,现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不需要卷的车企;其二,是不得不卷的车企。

其中,不需要卷的汽车企业,就是加入到了华为鸿蒙智行体系的车型。
例如,鸿蒙智行与塞力斯汽车合作的问界M9、M7、M5系列的车型。
问界M9平均售价超过50万,并且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而不得不卷的车企,就是随着比亚迪汽车在2024年推出秦plus、秦L之后,将插电混动新能源汽车的售价,直接打到10万以下。
无论是传统的燃油车企,还是新能源车企,都不得不跟进。

汽车最终归宿,华为三大中国汽车归宿制造业比亚迪(华为比亚迪汽车鸿蒙都是)

汽车最终归宿,华为三大中国汽车归宿制造业比亚迪(华为比亚迪汽车鸿蒙都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并且近日在一个大型汽车论坛上,某些车企的高层管理人员,开始炮轰汽车行业的“内卷”,很显然有车企已经卷不动了。
而比亚迪方面给出的回应也很直接:你如果卷不动了,你可以选择不跟。

“卷”的背后都是核心竞争力

目前,汽车行业内卷的领军企业,毫无疑问是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汽车在5月实现了汽车销量31.52万辆,这对于单一品牌来说,已经毫无疑问是所有国产汽车里面的第一名。
而全国第一大汽车产业集团——上汽集团,在5月份的总销量为33.22万辆,其中有相当部分都是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等合资品牌。

比亚迪汽车之所能“卷”,背后的核心竞争力是全产业链的自研能力。
比亚迪汽车几乎是国内乃至全球仅有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都是自己生产供应的汽车企业。
这样的制造模式,可以大幅降低供应链成本,是别的车企无法复制的。

举个例子,大部分的新年能源车企都是采购宁德时代的电池。
而宁德时代在2023年的净利润有441亿元,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使用宁德时代电池的汽车企业贡献的。
而比亚迪汽车有自己的电池技术,自己生产自己配套,这部分成本就省下来了。

“不卷”的背后也是核心竞争力

现在加入到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车型,包括塞力斯的问界汽车,奇瑞的智界汽车,北汽集团的享界汽车,还有江淮汽车尚未确定车型的豪华百万级汽车产品。

目前,已经上市的问界汽车和智界汽车,销量都很高。
就连还没有上市的北汽享界S9,售价也在50万左右,预定量已经有5万多台。
这可能是北汽集团在乘用车制造方面,想都不敢想的情形。

华为鸿蒙智行汽车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智能的辅助驾驶,无论是无人泊车,还是辅助驾驶,基本上可以不用人来干预。
而目前行业内,没有车型可以与之相媲美。
其结果就是,尽管华为系列的汽车售价很高,但是依然供不应求,根本不需要去卷价格。
而这样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很多车企难以复制的。

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最终归宿

由此,我们可以做一个很直接的预测,未来我国的汽车制造市场的归宿只有三个。
其一,比亚迪汽车独居一席。
比亚迪汽车凭借着全产业链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已经牢牢控制住中低端汽车市场。
如果一直内卷下去,全面放开竞争的话,那么在中低端车乘用车市场,除了比亚迪可能没有一个车企能够活下来。

其二,加入华为鸿蒙智行。
目前,已经加入华为鸿蒙智行的有塞力斯(大股东之一东风汽车)、奇瑞汽车、北汽集团和江淮汽车。
对于其他车企来说,在中低端市场卷不过比亚迪,那么选择加入华为鸿蒙智行体系,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其三,沦为其它品牌。
按照目前的汽车行业内卷下去,要么被内卷到亏损乃至倒闭,要么加入华为鸿蒙智行。
要不然就是做一些比亚迪汽车还没有涉及的车型,例如,面包车、皮卡等小众车型,真的就沦为了其它品牌了。

写在最后

我们上述的预测,也许看上去是有些激进了。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主要企业有足够的技术和成本优势,价格战一旦开打,劣势方是没有生存的可能性的。
现在之所以没有出现这么极端的情况,一方面来说是比亚迪汽车的产能依然不足,尚且不能支撑起其它车企倒闭后,留下来的市场空间。

试想一下,如果比亚迪汽车的产能比现在扩大几倍。
规模化的大生产,将进一步降低成本,其它车企更是难以招架。
残酷的价格战,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未来变化,就在这3-5年内就可以完成,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头条创作挑战赛#

标签: 比亚  汽车 
关于我们
我们成立于2024年夏,是给广大网友提供生活知识的平台,非盈利性质平台,主为广大网友交流分享生活当中的一些生活技巧,知识类的经验交流。
关于我们
主体介绍
扫码关注
技术支持:元老 QQ:97093008琼ICP备20240317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