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T变速箱,是日产的骄傲,还是日产的定时炸弹?
本周一举办的年度3·15晚会,英菲尼迪QX60变速箱问题被点名。消费者将矛头指向英菲尼迪“不择手段”、“掩盖问题”,殊不知,QX60变速箱故障早已不是个例,2014年至今,在中国与美国销售的英菲尼迪QX60始终被CVT变速箱缺陷问题所困扰。 然而,当我们尝试挖掘QX60变速箱问题的根源,才发现这只是冰山的一角。更大的冰山是日产汽车每年销售过百万辆的主力车型。最近几年,日产汽车最为畅销的轩逸、逍客、天籁、奇骏,在中美两国均收到了大量CVT变速箱故障投诉,随之而来的是日产汽车口碑严重下滑。 以平顺、经济著称的CVT变速箱向来是日产的骄傲,而如今,日产正奋力掩盖住CVT变速箱质量问题的大爆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日产CVT,投诉重灾区 如果让消费者票选最该出现在3·15晚会的汽车品牌,日产汽车恐怕难逃一劫。今年3·15点名英菲尼迪QX60之后,不少网友提出了不满:使用同款日产CVT变速箱、同样奔走在投诉维权路上的日产车主,不配拥有姓名吗? 与一款销量寥寥的进口英菲尼迪QX60相比,数量庞大的日产汽车用户恐怕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 第三方汽车投诉网站统计显示,2020年轿车类别月度投诉量最高的是日产轩逸。不可否认,较高的投诉量与轩逸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相关,但仔细分析用户的投诉内容会发现,轩逸的故障不是电子件、中控屏等小问题,而是大量集中在变速箱,比如异响、顿挫、失速、漏油。这些问题与车龄、行驶里程无关,即便是2020款新车,类似的变速箱故障也不在少数。 轩逸投诉记录,内容来源:车质网
大概从2016年开始,互联网平台陆续出现了关于日产CVT变速箱的投诉,除了轩逸,日产另外两款主力SUV逍客、奇骏也都有类似的变速箱问题存在。比如,逍客的投诉集中在变速箱异响、奇骏则是变速箱失灵无法加速。
逍客投诉记录,内容来源:车质网
根据日产车主的反馈, 厂家对相关变速箱故障的处理办法主要有两种:保质期内,厂家对故障变速箱进行软件升级处理;保质期外,厂家建议“只换不修”,用户需要支付高达4万元的更换费用。 情况与3·15曝光的英菲尼迪Q60颇为类似,只不过,英菲尼迪车主获得了豪华车主的待遇——保修期内免费更换,而保有量更大的日产车,只能提供不一定能修好的软件升级服务。 为了证明日产汽车的变速箱故障并非偶然,中国质量网曾经做过一次调研,在华北、华东、华南三个地区收集到13164辆日产汽车样本,涉及车型有轩逸、奇骏、逍客、天籁、楼兰等8款,其中118辆车曾出现CVT变速箱故障,曾经更换变速箱总成或零件。
参考以上调研数据,日产汽车最畅销的轩逸,变速箱故障率已经高达0.8%,远远超过了汽车行业质量控制要求。而涉及数量之多、涉及车型之广,也说明了日产汽车的变速箱故障是共性问题,可以肯定,随着日产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爆发的质量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而在日产的另一个重要市场,美国,情况同样不乐观。2020年全年,围绕着日产汽车的大多是负面,因为变速箱故障导致的产品口碑下滑,直接影响了日产汽车在美国的销量。人们发现,在2014年经历了集体诉讼、日产汽车被迫对存在变速箱故障风险的车型提供延保、赔偿之后,根本问题仍无法得到解决。 最早从2005年的日产Pathfinder开始,到2012年的天籁、2013年的轩逸,变速箱问题在多款主力车型蔓延,很大一部分车主需要在行驶了六七万英里之后,花费数千美元维修故障的变速箱。 成也CVT,败也CVT 如果以日产CVT变速箱进行划分,日产车主与非日产车主必定存在于两个平行世界: 在非日产车主看来,日产CVT变速箱平顺、省油、可靠,日产车舒适家用的产品形象,很大一部分来自这款CVT变速箱; 但对于那些“倒霉”的日产车主来说,日产CVT变速箱是拖累,频繁故障、突然失灵带来了安全风险,而厂家不作为、高额维修费,已经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困扰。
很难想象,日产这样一个全球销量靠前的汽车品牌,在数款主流车型上均出现了涉及变速箱的严重质量问题。如果说,在英菲尼迪QX60上,CVT变速箱故障是因为承受不了过大的扭矩,那么,在不强调性能强劲、技术先进的轩逸、逍客上,CVT变速箱故障又是因为什么问题? 在探讨原因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日产CVT变速箱的来历。 正如人们所了解的,CVT变速箱由于没有挡位结构,而被称作无级变速箱。它的原理是通过链条带动两个尺寸不同的轮组进行不断的接触,主动轮、从动轮的工作直径变化、带动传动比的连续改变,实现了类似于AT的换挡效果。 无级换挡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更小,变速比不是间断的点,避免了不同档位变化带来的顿挫感,最大优势是平顺,而由于这种换挡逻辑的传动效率更高,CVT的另一个优势则是省油。
平顺意味着舒适,省油意味着经济,这两个优点使得主打家用的日系车对CVT变速箱态度坚定,丰田、本田、日产三家均在主力阵营采用CVT变速箱,其中尤以日产最为热情高涨。 上世纪90年代,CVT变速箱成为了汽车行业的新宠,热门程度类似于这几年的9AT,日系三巨头纷纷加入CVT变速箱的研发。日产更是坚信,CVT的特点与优势,将使它成为21世纪变速箱行业的主要技术路线。 1992年,正值“技术爆发期”的日产推出了新一代CVT变速箱,主要面向扭矩较小的家用小型车,比如日产March。
这款变速箱来自于全球三大变速箱制造商之一——JACTO,采用钢带式传动机构,电磁离合器技术,与此前市场主流的AT相比,传动效率更高,燃油经济性更为突出,应用在March这样的家用小车上,人们很快就发现CVT变速箱既舒适又省油,而且由于结构并不复杂,质量更可靠、维修成本也更低。 CVT变速箱的加入强化了日产车的平顺性优势,因此,日产也加大了对CVT变速箱的技术研发投入,比如1997年推出的第二代CVT采用高刚性材质的传动钢带,可靠性大大提升,而且针对大扭矩发动机进行了结构优化,能够适配2.0L发动机。 随后几年,日产汽车针对CVT变速箱的技术升级,始终围绕着传动效率提升、结构优化的方向,能够有效提升平顺性和可靠性。到了2000年,第四代CVT推出的时候,日产为其研发了拥有专利技术的高强度钢带,能够承受更大的扭矩传递。
21世纪前,日产的发展主题是技术,任务之一是潜心打磨CVT变速箱。很快,日产旗下主流车型大量采用CVT变速箱,而CVT变速箱的出色表现都在为日产汽车的技术形象作出贡献。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提升CVT变速箱扭矩承受能力”之后,日产很快进入了下一阶段,增加齿比范围,提高传动效率。 不过,这很有可能是日产CVT变速箱口碑崩塌的开始。
2012年,日产推出的JATCO CVT8变速箱,在CVT7的基础上扩大变速范围,能够适配更大排量发动机,比如3.5L V6发动机搭配的就是升级版本 CVT8 HT,这一代变速箱的升级重点,是让日产车在燃油经济性上扩大优势。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JATCO CVT8进行了两方面结构调整:缩小主动轮、从动轮直径,减少两者运转时接触产生的阻力;重新设计了钢带结构,减少钢带宽度,由数百个推片组成钢带,传递扭矩不同、钢片数量也会不同。这两项调整最终能够降低40%内部摩擦力,提升燃油经济性达12%。 而从JATCO CVT8开始,东风日产搭载的变速箱由JATCO位于中国广州的工厂(加特可)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不过,人们发现,从JATCO CVT8开始,日产车的变速箱故障变得更加频繁,问题主要集中在漏油、顿挫、过热、失速等。对此,目前主要有两种论调: 第一种论调是日产CVT变速箱散热系统的设计缺陷,钢带传动过程中主动轮与从动轮不断接触、摩擦,变速箱内部在没有得到有效散热的前提下,容易产生抖动,而当系统将过热识别为故障风险时,会主动限制发动机转速变化——由此带来了人们感知到的顿挫、抖动、失速等问题。 通常情况下,当变速箱内部过热、系统识别故障风险时,仪表盘都会出现故障指示灯,检测故障代码主要为P0746、P0868两种,实际上这都代表着变速箱油路和或者压力传感器故障。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日产在CVT8变速箱上采用了更高效的小型油泵,大量依赖电子控制逻辑,这似乎无益于解决散热问题。在保修期内,日产处理故障的做法主要是升级软件,但核心问题仍然存在。
另一种论调是质量下降。从JATCO CVT8开始,这款变速箱的钢带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而此时已经由戈恩接手的日产加大成本控制力道,因此有人猜测,日产在成本压力下更换了一款耐用性更低的廉价钢带结构。虽然钢带的推片强度得到保证,但是宽度变小,结构与材质变化的结果是扭矩承受能力更低、耐用性更差。 针对美国的CVT变速箱故障投诉研究发现,比起那些日常短途驾驶的用户,时常需要长途出行的日产车主更容易遇到变速箱故障。 技术日产,被成本捆绑 日产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定的CVT变速箱拥护者。曾经,豪华品牌奥迪也热衷于使用CVT变速箱,但由于CVT变速箱有着不可调和的劣势——运动性能差,CVT变速箱在前行的路上逐渐被高端市场抛弃,只能应用于低端、经济的家用车上。 很少有像日产这样的异类,从低端的轩逸到豪华的英菲尼迪,“一视同仁”地采用CVT变速箱。 不可否认,上世纪90年代,日产在CVT技术领域的投入,包括率先在2.0L、3.5L发动机搭载CVT变速箱,都证明了日产的技术实力,以及日产造就CVT变速箱“发扬光大”的能力。 但是,日产对CVT变速箱的坚守,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正如人们所知,21世纪初陷入财务危机的日产转而交给欧洲人管理,大部分影响企业盈利、不能在短期内看到成效的技术研发部门被边缘化,当CVT变速箱已经发展到了能覆盖全系车型之时,日产不再需要以此继续强化技术地位。 这时候的日产,早已不是技术为先的日本企业,而是利润优先的欧洲企业。
既然CVT变速箱的局限性决定了它无法在性能上有更大突破,它所有的努力只是变得更经济、更平顺,那么,一门心思缩减研发成本、以主流家用车形象拓展市场份额的日产,就不需要再寻求CVT变速箱之外的备选了。 这种企业发展思路使得日产错过了将近20年的技术竞赛,当人们猛然发现,日产在3.5L V6发动机获奖多年后才好不容易拿出了VC-Turbo,日产在变速箱技术领域也已经停留了太久。 2010年,日产-雷诺联盟曾经牵手戴姆勒集团,共享小型车与豪华车的技术平台,于是我们看到,这个时期的英菲尼迪也褪去了技术光环,VQ系列发动机被迫退出市场,转而搭载性格更平淡的奔驰M274发动机,搭配奔驰分享而来的7AT。 当日产再次遭遇资金问题,与戴姆勒合作终结之后,英菲尼迪只能重新启用CVT变速箱搭配全新的VC-Turbo。这样的动力组合不仅让英菲尼迪成为豪华品牌的异类,QX50上市后不久同样遇上了质量危机。
日产与CVT深度捆绑的这些年,同时也与变速箱生产商JACTO深度捆绑,如今,当JATCO成功研发了一款纵置9AT之后,日产在包括Titan等大排量车型上,才终于用上符合时代发展的变速箱。但在绝大多数横置发动机的主流车型上,JATCO坚持生产CVT,日产也会坚持使用CVT。 日产CVT变速箱问题在美国大面积爆发时,有分析者提醒用户,日产的CVT变速箱故障是散热系统等细节的设计缺陷,普遍出现在行驶63000英里(10万公里)之后,这个时间节点已经过了质保期。而且,无论是维修还是更换,问题始终会再次出现。 过去两年,因为变速箱问题频发,日产在美国《消费者报告》的可靠性排名已经滑落前十以外,远低于本田、丰田等日系品牌。 显然,日产无法通过维修/更换彻底解决隐患,也无法承受数百万辆汽车的召回,因此,日产只能在美国推出延保政策,通过更换变速箱安抚情绪,延迟问题爆发。而因为日产在美国销量下滑,日产在中国的压力其实更大,毕竟,日产在中国最不能放弃的,是销量爆款,轩逸。 当然,与此同时,日产的研发计划里其实早已写好了混动、电动车的上市时间表。
雅斯顿小结
大概日产并不打算花大力气处理CVT变速箱质量问题,在这个全球汽车市场转型的节点,日产也在加快电气化转型,以求在变速箱危机掩盖不住之前,彻底告别危机重重的燃油车时代。
图 | 来源于网络
About Astoncar
Contact us
gao@astoncar.com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